【西街观察】机器人订单潮:叫好之后考验叫座
行业发展节奏 - 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明显加快发展节奏 多家企业接连宣布斩获上亿元采购合同 宇树计划四季度递交上市申请[1] - 从年初春晚舞蹈秀到马拉松、格斗大赛、运动会等赛事出圈 在典型企业明星效应下获得广泛关注[1] - 大额订单成为企业展示实力的新方式 是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叫好迈向商业叫座的关键进阶[1] 商业化进程 - 早期订单主要来自高校职校、科研院所等"发烧友"群体 客户数量分散且单体采购金额较小 对产能拉动能力有限[2] - 当前大额订单开始广泛触及商用市场 智元和宇树瓜分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大单[2] - 优必选于7月和9月两次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一合同 金额分别为9051.15万元和2.5亿元[2] 客户结构演变 - 从"发烧友"群体转向规模化企业客户 最终目标是海量普通消费者[2] - 企业客户财力雄厚且应用场景明确 相比普通消费者具备更强承载能力 充当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考核官"[2] - 这批人形机器人将进驻营业厅、仓库和工厂等商业场景[2] 企业面临挑战 - 大额合同背后是对产能与交付能力的考验 是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关键路径[3] - 企业级客户需要看到真才实学的场景落地 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将加速正向循环 经不住考验则可能被淘汰[3] - 技术需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真实购买力 实现商品化与货币化的最优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