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33.68亿元同比下降23% [2][3] - 股东应占溢利2.1亿元同比下降89.74% 创上市19年同期最低纪录 [2][3] - 毛利润71.59亿元同比下降21% 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下降64% [3] - 计提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17.17亿元同比增加20.7% 应收款项减值2.16亿元 [4] 销售业绩 - 总合同销售金额1222亿元 排名跃升至全国房企第二位 [2][4] - 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额803亿元 权益合同销售额539亿元 [4] - 完成2021年及以前库存去化金额约190亿元 [2][4] - 代建管理项目销售面积306万平方米 销售金额419亿元 [4] 土地储备与投资 - 上半年新增35个项目 预计新增货值907亿元位列行业第三 [2][6] - 一二线城市新增货值801亿元占比88% [6] - 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2724万平方米 权益面积1795万平方米 [6] - 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80% 长三角地区占比64% [6] 区域布局策略 - 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86%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长三角占比69% [5] - 在18座城市销售额稳居当地前十 [5] - 三四线城市新增货值占比不足10% 拿地态度谨慎 [7][8] - 通过底价或低溢价方式获取三四线优质地块 [8] 毛利率与项目质量 - 毛利率13.4%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 [5] - 已售未结项目毛利率高于已结转项目 普遍维持在15%左右 [5] - 高端项目表现良好 苏州上海地王项目楼面价分别达6.52万元/平方米和12.65万元/平方米 [7] - 新拓项目当年销售转化率预估达55% [7] 战略调整 - 主动牺牲利润加速长库存去化 [2][4] - 交付节奏分布不均导致结转面积同比下降22.7% [2] - 聚焦核心城市高端市场 释放被压制的高端需求 [7] - 通过溢价拿地巩固顶级板块布局 武汉地块溢价率54.35% 上海地块溢价率46.3% [6][7]
股东应占溢利创同期最低纪录 “地王收割机”绿城中国加速存量项目库存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