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恒生物: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持续督导工作 - 兴业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对华恒生物进行持续督导 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并签署持续督导协议 [1]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公司经营情况 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1] - 公司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相关法规并履行承诺 [2] - 公司治理制度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 内控制度符合法规要求且有效执行 [2][3] - 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保荐机构对信息披露文件进行审阅 未发现需报告情况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9亿元 同比增长46.54% [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 同比下降23.26% [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5亿元 同比下降9.93% [11] - 总资产53.0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30亿元 增长2.53% [12] - 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 同比下降30.30%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38% 减少3.49个百分点 [1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69亿元 同比增长8.40% [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减少1.62个百分点 [15] - 新增发明专利6项 实用新型专利3项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84项 实用新型专利80项 [15] - 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 形成合成生物技术相关核心技术集群 [13] 核心竞争力 - 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 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L-缬氨酸产品 [13] - 掌握菌株构建、发酵控制、分离提取等生物制造全过程核心技术 [13] - 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包括巴斯夫、诺力昂、味之素等优质客户 境内与华海药业、牧原股份等保持长期合作 [14] - 厌氧发酵法使L-丙氨酸产品成本降低约50% 取得相对成本优势 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效应 [14] - 发酵法生产工艺每吨L-丙氨酸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 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15] - 与中科院天工所、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提升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能力 [15] 募集资金使用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5.59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资4.57亿元 [16]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6.84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资6.84亿元 [18] - 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监管规定 进行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不存在违规情形 [20]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郭恒华直接持股4522.73万股 通过恒润华业间接持股726.84万股 [22][23] - 董事张学礼、张冬竹等通过宁波睿合远间接持股1942.26万股 占总股本7.77% [23]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 [23] 经营风险 - 主要原材料淀粉、葡萄糖等价格波动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 [5] - 生产过程存在安全风险 随着资产规模扩大和设备老化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6] - 境外销售受国际政治形势、贸易摩擦影响 欧盟对L-缬氨酸收取临时反倾销税53.9% [7][9]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 随着销售规模扩张可能继续增长 [8]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若政策调整或资格丧失将影响业绩 [8] 行业竞争 - L-丙氨酸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华恒生物、丰原生化等 新增产能竞争加剧 [9] - L-缬氨酸主要应用于饲料及保健品领域 主要生产企业为华恒生物、韩国希杰等 销售渠道有待拓展 [9] - 国家可能出台限制性规定 导致产品生产及使用受限 [8] 在建项目 - 在建项目包括赤峰基地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等 [7] - 固定资产增加导致折旧和摊销增加 如项目不能如期产生效益可能存在盈利减少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