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2008年陈云霁与陈天石兄弟开始联合开发AI芯片 专注于技术研究和算法应用 [2] - 2012年与法国研究所合作启动DianNao项目 成为技术基石 提出AI加速器概念 [3] - 2016年3月15日在中科院支持下正式成立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陈天石任CEO [4] -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 首日股价大涨230% 市值突破1000亿元 [1][6] - 2025年8月27日股价达1462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第一 单日涨幅10.01% [6]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展 - 早期开发1A芯片并量产供给华为 搭载于Mate10旗舰手机 [6] - 2021年发布思元290和思元370高算力芯片 获得阿里百度字节腾讯等互联网大厂采用 [6] - 采用Fabless模式 主要代工厂为中芯国际 [10] - 持续研发分布式训练软件平台 迭代Megatron和TransformerEngine组件 目标赶超英伟达GPU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9] - 2025年全年预计营业收入50-70亿元 [9] - 2022年股价曾跌至46.59元/股历史低点 主要因行业高投入慢见效特性导致连年亏损 [7]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总算力1397EFlops 预计未来五年增速超50% 2030年或将超过16ZFlops [7] - 智能算力占比超过90% 大模型应用推动互联网金融制造等行业需求攀升 [7] - 北美云厂商2024年AI资本开支超3000亿美元 字节阿里等企业2025年预计突破3000亿元 [7] - 2025年美国发布AI芯片出口限制 完全禁止中国进口任何类型AI芯片 [8] - 国产替代需求爆发 寒武纪因自主架构避免被卡脖子 获得发展红利期 [8] 市场认可与战略地位 - 2021年3月被纳入科创50指数 2024年被纳入上证50和中证A500指数 [6][8] - 2025年交易量从7月日均40多亿元激增至260多亿元 增幅近5倍 [6] - 中科院早期孵化基于国家战略 201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2313亿美元 超过石油居进口首位 [5] - 2014年中国手机产量占全球77% 但自主芯片占比不足3% [5]
寒武纪进阶曲:国产AI芯片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