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18家调味品上市公司总营收533.56亿元,总净利润86.6亿元 [4] - 其中8家公司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包括海天味业、安琪酵母、莲花控股等;6家公司双下滑,包括苏盐井神、雪天盐业等 [4]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海天味业以152.3亿元营收和39.14亿元净利润领跑,梅花生物以122.8亿元营收和17.68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二 [5][7] 企业分化特征 - 营收突破百亿的企业仅2家,15家企业营收低于25亿元,其中5家企业营收不足10亿元 [6] - 涪陵榨菜成为唯一增收不增利企业,营收13.13亿元(+0.51%),净利润4.41亿元(-1.66%),主因销售费用增加 [7] - 加加食品扭亏为盈,净利润835.18万元(+128.64%),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和减盐系列推广 [8] 酱油细分市场 - 酱油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19-2024年基础调味料规模从3224亿增至3716亿元,增速放缓,酱油消费市场5年复合增长率仅2.3% [9] - 人均酱油需求量从2015年7.28千克降至2023年不足5千克,总产量从2015年1011.94万吨回落至2023年795万吨,供大于求 [9] - 主要酱油企业中仅海天味业实现正增长(酱油业务79.28亿元,+9.14%),其他企业均下滑 [10] 产品升级趋势 - 企业转向高端化、健康化产品升级,千禾味业推出松茸生抽、有机生抽等多款健康酱油 [10] - 加加食品打造"减盐"系列产品线,中炬高新推出减盐及有机产品 [10] - 新国标GB 7718-2025禁止"零添加"标识,推动行业向品质竞争转型 [2][13] 战略调整方向 - 企业通过跨界并购实现多元化,涪陵榨菜收购味滋美51%股权进军复合调味品赛道 [3][14] - 仲景食品布局大健康领域,研发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 [15] - 佳隆股份推进酱油生产线建设,计划推出金标、银标酱油产品 [15] 国际化布局 -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计划三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3][16] - 天味食品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 [17] - 梅花生物完成收购日本协和发酵业务,获得中国上海、泰国、北美等地生产经营实体 [17]
调味品半年报:8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增,跨界、出海寻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