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兴起原因 - DeepSeek在2025年春节后爆火推动AI大模型在C端用户中破圈 成为企业流量焦虑下的新入口 [1][3] - 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导致传统增长手段失效 Gartner预测2028年传统搜索引擎流量将下降50% [2] -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作为SEO的新形态 核心目的是通过影响AI生成答案实现品牌露出和流量获取 [1]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GEO服务商数量激增 估计达500-1000家 包含原SEO服务商和公关公司转型 [2] - 服务报价区间为数千元至十万元 按关键词/问题数量计费 行业出现日接数十单的繁忙现象 [2][5] - 同质化程度高 操作流程标准化 需投放40-50篇定制文章才能初见成效 [5] 技术原理与操作策略 - GEO通过AI联网搜索环节实现 模型在静态数据集不足时会抓取互联网最新信息 [6][7] - 需针对不同模型偏好定制内容:豆包偏向抖音生态内容 DeepSeek偏好官网和总结性文章 [8] - 内容需隐藏于高信息密度结构化文章中 如多品牌对比评测或种草长文 避免被识别为软文 [8] 效果局限性与行业痛点 - 模型黑箱特性导致效果难监测 受提问时间、用户画像、IP地址等多因素影响结果 [9][11] - 全球AI搜索流量占比不足5% 转化率微乎其微 效果难以量化评估 [11] - 模型算法变更会导致策略失效 需持续调整投放 类似"黑暗行船" [9] 平台治理与信息污染 - 2025年全球互联网AI生成内容占比超50% 股民交流平台和知识社区成信息污染重灾区 [15][16] - 平台采用权重调整、黑白名单规则治理 但GEO内容逻辑自洽使机器识别难度指数级上升 [19] - 部分灰产通过AI批量炮制虚假文章 如杜撰"某公司入股DeepSeek"等融资细节 [16] 行业演进与未来方向 - 硅谷GEO赛道受资本青睐 Profound获红杉3500万美元B轮融资 估值过亿美元 [21] - 海外技术路线偏向工具化 通过分析对话日志和逆向工程推测算法迭代方向 [22] - 长期需提升内容质量赢得AI信任 低质量AI生成内容在搜索平台表现显著差于人工内容 [22] 企业实践与成功案例 - 知名品牌如安克创新直接在商品页标注"DeepSeek推荐" 线下餐饮通过官网建设获增量流量 [1][24] - 企业需主动建设官网、披露权威媒体信息 否则竞品GEO可能导致测评中被比下去 [23] - 对从未线上投放的长尾品牌 GEO仍存在短期红利机会 [24]
花一万元植入DeepSeek 一场没有终点的流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