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值表现 - 中际旭创股价于9月3日上涨10.99%至426.19元/股,总市值达4736亿元,位列创业板第二并超过东方财富[1] - 公司市值在不到一个月内从创业板第三跃升至第二,并于8月18日超越迈瑞医疗[1] - 公司成为山东上市企业市值榜首,市值高于第二名海尔智家与第三名万华化学的总和,9月4日市值仍达4102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3] - 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扣非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增长70.40%[3] - 毛利率达39.33%,同比提升6.20个百分点;净利率达28.69%,同比提升6.40个百分点[3]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81.15亿元,同比增长36.25%;归母净利润24.12亿元,同比增长78.80%,创历史新高[3]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模块需求激增,北美四大云厂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2025年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同比增长53%至3300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增长至3500亿美元[5] - AI服务器对光模块需求远超传统服务器:英伟达H100需6-8个光模块,H200需18-24个,新一代GB300需30-40个光模块[5] - 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直接服务于英伟达GPU集群及谷歌数据中心等AI算力基础设施[5] 技术与产品优势 - 连续四年保持全球光模块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在800G高端产品领域占据超40%市场份额[6] - 800G及以上高速产品营收占比接近90%,1.6T产品于第二季度开始量产交付[7] - 基于硅光子技术的1.6T解决方案获头部云厂商认证,利润率显著优于前代产品[7] - 硅光产品出货占比预计从2025年上半年5%提升至下半年20%,2026年目标突破35%[10]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 - 上半年光模块产能达1161万只,同比增长29%,产能利用率93%创历史新高[7] - 在苏州、铜陵、泰国布局三个生产基地,合计月产能超50万只800G光模块,良率达95%(高于行业平均85%)[7] - 二季度原材料库存环比增长17%,确保全球原材料供给偏紧环境下的稳定生产[7]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龙口市振华电工专用设备厂,原专注电机绕组装备制造,营收长期徘徊2-3亿元[9] - 2017年以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100%股权(收购溢价率114.49%),后剥离传统业务专注光模块研发[9] - 营收从2018年突破50亿元增长至2024年238.62亿元,净利润从2016年1100万元增长至2024年51.71亿元[9] 未来增长预期 - 银河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97.08亿元、140.71亿元和180.72亿元[10] - 公司已在CPO(光电共封装)领域进行技术储备,为下一代技术竞争做准备[10]
海量财经|市值排创业板第二、山东上市公司榜首!中际旭创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