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迈入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产品应用已初具规模 优必选科技获得2.5亿元订单 WalkerS系列进入全球多家工厂实训 执行物料配送 装配搬运等实际生产任务[1] - 星尘智能 智元创新 宇树科技等企业也相继公布人形机器人订单 市场需求和企业认可度在短期内快速提升[1] - 人形机器人从2025年春晚舞台亮相到挑战半程马拉松 逐步突破实验与展示边界 进入汽车制造等工厂车间的复杂生产环节 应用从观赏性逐渐转向实用性[1] 技术发展驱动因素 - 硬件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 高功率电机不断实现小型化与高精度升级 显著增强关节灵活性和手部精细操作能力[2] - 软件上借助大模型推动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实现端到端控制 使机器人能够在工厂场景中理解复杂指令 感知环境并作出相应动作反应[2] - 人形机器人价格因核心部件本地化生产从过去动辄上百万元降至数十万元甚至数万元区间[2] 成本与规模化进展 - 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标准化设计降低制造费用 并计划实现万台级交付 以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研发与固定成本 有望持续压降价格[2] - 政策红利与资本注入力度持续增强 多地将人形机器人纳入重点发展领域 杭州发布专项政策支持整机 算法与核心零部件研发[2] - 北京市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 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 重点扶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未来产业[2]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优必选与国际投资机构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 多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为产业发展提供研发资金和扩张保障[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3年11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初步建立创新体系 关键技术突破 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 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3]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5年8月14日发布报告指出 中国将人形机器人置于国家战略核心位置[3] 产业链重点公司 - 奥比中光作为国内3D视觉感知龙头 深度绑定微软英伟达 成为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的公司 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市占率超过70%[4] - 柯力传感作为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龙头企业 在力/力矩传感器已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 脚腕 工业臂 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 掌握结构解耦 算法解耦 高速采样通讯等技术要点 已给多家国内协作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4]
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产业或迎来产业应用拐点 重点关注产业链龙头奥比中光、柯力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