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从机场建设到运营、服务,都有哪些AI产品与创新科技?
每经记者|吴泽鹏 每经编辑|董兴生 8月中下旬,上海机场一"神仙工作"在短视频平台意外走红。相关视频显示,一位身穿工作服的机场工作人员在行李传送带前,用软垫接住传送出来的行 李,因工作简单被网友戏称为"箱子垫垫员"。 "箱子垫垫员"走红背后,也预示着机场在生产运行、旅客服务等业务领域仍有较大的科技创新空间。9月8日,"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在广州拉开帷幕,《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就发现了未来或可取代"箱子垫垫员"的机器人。 博览会上,一款"行李转运机器人"引起众多关注,该产品由目前正在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为技术") 开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该公司人士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行李转运、传送等工作多由纯人工完成。"这也面临着几大问题,一是行李分拣大厅的环境不友好,有些地方是半开 放,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二是工作相对枯燥重复,人工可发挥的价值较小,因此我们认为这很适合由机器人参与完成。" 记者看到,"行李转运机器人"在外观上与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机械臂等差别不大,但据瑞为技术人士介绍,该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视觉、运动规划、非结构化 码垛及主动安全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