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监管部门对已退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追责,体现“退市不免责”的监管导向 [1][7] - 龙宇股份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及资金占用问题被处以高额罚款,相关责任人被市场禁入 [1][2][5] - 监管趋势显示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行为的事后追责变得更快速、严格和彻底 [1][7]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虚构贸易链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2] - 2019年虚增收入22.42亿元,虚增利润573万元;2020年虚增收入39.86亿元,虚增利润1113.69万元 [2] - 2021年虚增收入40.24亿元,虚增利润951.95万元;2022年虚增收入42.88亿元,虚增利润1093.32万元 [2]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 公司实控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 - 资金占用方式包括对关联供应商提前大比例付款、对关联客户给予较长回款账期 [2] - 2022年资金占用余额3.33亿元,占当期净资产9.19%;2023年余额8.75亿元,占净资产23.64%;2024年余额8.82亿元,占净资产26.53% [3] 信息披露违规与处罚 - 公司未在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资金占用情况 [3] - 上海证监局拟对公司罚款1150万元,对实控人徐增增罚款169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其他4名责任人共罚款970万元,合计罚款3810万元 [1][5] - 公司因2023年和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于2024年7月从沪市摘牌 [4] 监管行动与资金追偿 - 上海证监局在公司退市后持续推进案件调查,并督促控股股东偿还占用资金 [5] - 截至2025年9月初,相关方已归还部分被占用资金,据悉目前已归还4亿余元 [3][6] 行业监管趋势 - “退市不免责”已成常态,泰禾集团、华铁股份、美尚生态等退市公司均在退市约1-2年后因信披违规被行政处罚 [7] - 2024年6月,证监会对已退市的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7] - 全链条立体化追责体系有效提升市场各方合规意识,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8]
龙宇股份财务造假 退市后仍遭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