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中报净利逆势下滑14% 低成本航空模式遭遇全服务航司降维打击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04亿元 同比增长4.3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11%至11.69亿元[1] - 税前利润总额15.43亿元 较2024年同期15.04亿元实现增长 现金分红计划4.18亿元[1] - 所得税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1.434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3.743亿元 主因税盾效应消失[1] 运营指标 - 综合客座率90.5%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为上市航司中唯一客座率下滑企业[1][2] - 国际航线客座率86.9% 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与国际航线运力大幅增加41%形成反差[2] - 单位ASK成本0.303元 同比下降3.5% 其中单位燃油成本0.102元下降12.6%[3] 成本结构 - 单位非油成本0.201元 同比增长1.9% 受飞机发动机成本 维修成本及起降费增加影响[3] - 全服务航空经济舱票价较廉航溢价从2019年42%骤降至2024年18% 价格优势收窄[4] 竞争环境 - 面临全服务航空公司降维打击 以近乎廉航价格提供包含行李托运和餐食服务[4] - 行业供给收缩确定性较强 民航局反内卷行动或缓解票价下行压力[6] 客户体验 - 因严格行李规定和高额退改签费用面临广泛批评 存在乘客机场丢弃物品符合7公斤限重案例[5] - 退改签政策被指苛刻 有案例显示提前一个月退票仍被扣400多元[5] 战略挑战 - 需解决商业模式转型 平衡成本控制与服务体验提升[6] - 需在国际航线寻找差异化定位 避免与全服务航司和高铁直接价格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