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180.56万千瓦、海上风电30万千瓦、光伏190万千瓦,重点开发经济性优、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新能源电站 [2] - 公司围绕"陆上大基地、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主线推进业务布局,稳步推进内蒙古库布齐和新疆塔克拉玛干两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外送基地建设,其中内蒙古基地200万千瓦光伏已于2024年底并网 [3][5] - 公司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14.68万千瓦,市场份额约16.17%,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8%,主要因发电小时数下降(风电减少97小时、光伏减少96小时)、平价项目占比上升导致电价结构化下降,以及折旧运营成本增加 [6] - 应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余额502.89亿元,1-8月回收额超去年全年,坏账计提比例5.13% [7] - 在建装机规模1381.78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1001.78万千瓦(陆风27%、海风26%、光伏47%),2025年计划并网500万千瓦(风电光伏各半) [10] 项目开发与规划 - 新增核准/备案容量400.56万千瓦,陆风180.56万千瓦、海风30万千瓦、光伏190万千瓦 [2] - "十五五"期间聚焦陆上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推进陆上大型基地和海上集群化开发 [3] - 内蒙古库布齐基地200万千瓦光伏已于2024年底并网,剩余部分完成主要标段招标;新疆若羌基地实证一期完成招标 [5]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714.68万千瓦,市占率16.17%,形成规模化滚动开发格局 [6] - 在建装机1381.78万千瓦(风电光伏1001.78万千瓦,含陆风27%/海风26%/光伏47%),2025年目标并网500万千瓦(风光各半) [10] 经营与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8% [6] - 发电小时数下降:风电减少97小时至1146小时(仍超全国均值59小时),光伏减少96小时至597小时(仍超全国均值37小时) [6][11] - 电价下降主因平价项目占比上升及市场化交易竞争加剧 [6][12] - 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502.89亿元,1-8月回收额超去年全年,坏账计提比例5.13% [7] 市场与政策应对 - 新能源全面入市对存量项目影响有限,增量项目电价不确定性增加 [4] - 制定十类43条全生命周期应对措施,以"优选、优建、优运、优控、优售"建设优质项目 [4] - 8月山东启动首次竞价,公司按"一站一策"参与 [5] - 内蒙古、新疆等8省已发布省级方案,广东、山西等6省发布征求意见稿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新增授权专利200余项,完成1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 [14] - "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14] - 16MW海上风电机组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 [14] - 已建在建新型储能超300万千瓦,涵盖独立储能与新能源配套储能 [12] - 设备价格预计在规范化竞争中基于质量、技术路线差异化合理波动 [14] 运营管理措施 - 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管理团队分区包片治理30个省区项目 [8] - 通过优化设备运行、精准检修提升发电效率;深化长周期电力交易和跨省消纳 [8][9] - 推行片区化运维降低成本,压控非生产性支出,抓住融资窗口期降低融资成本 [9] - REITs项目以大连庄河300MW海上风电场为底层资产,正处于监管部门审核阶段 [9][10]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