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再融资信号 中泰证券60亿定增获准,东吴、南京仍在途

中泰证券定增审核通过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符合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1] - 定增事项尚需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最终能否获批及时间存在不确定性[1] - 以天风证券审批时间线为参考 业内推测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或有望于年内落地[1] 券商再融资市场动态 - 券商再融资市场沉寂一年多后 2023年至2024年底仅国海证券定增募得32亿元 国联民生和国泰海通因同业并购进行再融资[1] - 包括中泰证券在内 今年已有5家券商定增事项加速推进[2] - 指南针5月14日更新29亿元定增方案修订稿 天风证券6月23日顺利完成40亿元定增募资 南京证券6月26日将50亿元定增有效期延长至明年7月4日 东吴证券7月10日公布60亿元定增预案[3] 监管政策导向转变 - 券商再融资风向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2024年5月《加强上市券商监管规定》要求券商聚焦主业审慎扩张 监管穿透审查募资必要性与资金用途匹配性[3] - 中泰证券定增获通过被视为券商再融资政策转型破冰信号 体现三大导向:监管转向提质增效 行业加速资本节约型发展 头部券商资本补充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绑定[3] - 券商再融资将更注重质量优先 追求资金投向与实体经济需求精准匹配 而非盲目扩张[9] 中泰证券定增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 用于补充资本金及优化业务结构[3] - 具体投向包括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15亿元 另类投资10亿元 做市业务10亿元 债券投资5亿元 财富管理5亿元 偿还债务15亿元[4] - 控股股东枣矿集团按36.09%比例认购 金额不超过21.66亿元[3] 审核关注问题及回复 - 上交所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涉及两大方面: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和同业竞争问题[4] - 债权投资第三阶段均为已实质违约企业债 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整体计提充分符合会计准则[5] - 山能集团与公司投资业务在投资方向和功能定位上存在差异 营业收入及毛利占比低 不存在替代性竞争性 因此不存在实质性竞争[5] 东吴证券定增计划 - 东吴证券7月10日公布60亿元定增预案 为年内首家推出定增计划的券商[3] - 本次定增是A股上市后第五轮再融资 此前四次再融资累计募集资金约230亿元[7] - 控股股东苏州国发认购15亿元 苏州营财认购5亿元 国资股东合计认购比例有望超过50%[6] 东吴证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 超过2015年中报峰值创历史新高[8] - 每10股派现1.38元 共派发现金红利6.86亿元 分红比例占净利润35.50%位居上市券商首位[8] - 定增工作稳步推进 预计不会对下半年业绩产生直接影响[6]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多家券商定增加速推进并非政策全面松绑 而是监管精准化升级体现 对高质量融资的鼓励[9] - 资本实力是证券公司增强竞争优势关键要素 再融资有助于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6][7] - 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从获受理到证监会批复间隔不到3个月 为行业审批提供时间参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