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交地产完成“保壳”第一步

中交地产业务重组与转型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割 将房地产开发相关资产与负债全部置出至中交房地产集团[2] - 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同时置出5只债券 合计金额达38亿元[6] - 因资不抵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地"[4] 中交地产战略调整与人事变动 - 董事长郭主龙、总裁徐爱国等多位管理人员辞任[2] - 聘任具轻资产运营经验的曾益明为新总裁 组建全新管理团队[2][6] - 公司名称可能变更 轻资产业务管理规模有望依托母公司快速扩大[6] 中交地产历史经营表现 - 2021年实现权益销售金额398亿元 全口径销售规模560亿元[4] - 归母净利润自2019年开始下降 扩张期间牺牲利润导致盈利能力恶化[4] - 2021年下半年起拿地减少 销售额连年下滑[4] 基建央企地产业务对比 - 中国建筑2025年上半年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 维持行业第一地位[2][8] - 中国建筑2024年地产业务销售额达4219亿元 首次成为行业第一[8] - 旗下中海地产占销售构成半数以上 "中建八子"财务保持在安全边界内[8] 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 - 中国建筑地产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26.2%降至2025年上半年16.0% 下滑10个百分点[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计提减值准备76.1亿元 反映房地产调整对利润影响[8] - 地产业务毛利率仍高于基建业务10.2%和房建业务7.3%[9] 其他基建央企地产业务现状 - 2025年1-8月中铁建地产销售额449.6亿元 能建城发226亿元 中铁置业221亿元 电建地产185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中铁建地产、中铁置业、电建地产均出现归母净亏损[9] - 部分企业启动业务调整 如中铁建地产聚焦重点一二线城市存量去化[9] 行业整体调整态势 - 基建央企正经历市场调整阵痛期 承受利润下滑影响[10] - 母公司背景提供支持 但债务负担大小决定调整时长[10] - 行业存在较强业务关联性 高利润率诱惑促使基建央企早期布局地产[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