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金黄金旗下内蒙古矿业公司铜钼矿停产事件引发钼供应短期收紧 推动钼价显著上涨 尽管矿山复产使市场情绪缓和 但钼价高位震荡格局未根本改变 供需紧平衡与成本上升仍是核心驱动因素 [1][2][6] - 钼市场处于由新能源需求增长和资源约束共同推动的超级周期 供给刚性显著 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成本支撑强化 中长期价格预计保持偏强震荡 [4][5][6] 事件影响分析 - 2025年7月23日中金黄金内蒙古矿业公司因安全事故停产 导致月均钼金属供应减少近1000吨 约占全国总产量3.9% [2] - 停产期间(7月24日至9月8日)钼精矿(55%以上)价格从4050元/吨度涨至4650元/吨度 涨幅14.8% 全球钼供需缺口从84.8万吨扩大至约86万吨 [2][3] - 下游特钢企业钼铁采购成本较年初上涨超10% 部分钢厂上调特种钢材产品价格 [2] 供需结构变化 - 2025年新能源领域(光伏、电动汽车、风电)钼需求占比从五年前不足10%升至30% 全球钼消费总量增至29.41万吨 [5] - 光伏每GW装机需消耗约5000吨钼 电动汽车高强度钢与超合金应用推升钼使用强度 [5] - 2025年钼单位开采成本同比上升75% 主因环保合规投入增加和矿石品位系统性下降 [5][6] - 全球钼CR5企业市场份额达52% 洛阳钼业占18% 金钼股份占15% [6] 未来趋势驱动因素 - 供给端:全球钼资源稀缺 绿地项目开发周期长 原有矿山品位下降 中国矿业整合与环保政策制约短期供给释放 [7] - 需求端:新能源(光伏电池背板、风电轴承)、航天军工、电子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推动需求分层与价值链提升 [7] - 政策环境:资源输出国加强原材料出口管制 进口国构建关键矿产储备 可能加剧区域市场分化与原料成本上升 [7][8]
钼市观察:一矿复产,难解全球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