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线迎“硅基打工人”未来三年千台机器人上岗

合作与订单规模 - 智平方与惠科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将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过1000台搭载具身大模型的机器人[2] - 订单总金额或达近5亿人民币 按每台约50万元估算 有望成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单笔订单[2] - 此为具身智能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但具体订单金额未披露[2] 技术应用场景 - 合作以PCB操作为首个示范场景 逐步覆盖仓储物流 上下物料 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3] - 机器人将在OLED真空贴合 耗材管理与尾料回收等多场景发挥作用 例如真空贴合中精准控制吸附力避免材料褶皱[3] - 自研GOVLA具身大模型实现机器人全身协同控制 轮式双臂类人形态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3]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深圳机器人企业加速进入工厂场景 优必选Walker S系列进入汽车物流工厂 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先后拿下大单[4] - 真实工厂成为大模型最佳训练场 工业领域生产数据量成为竞争关键优势[4] - 采用与客户共同开发模式 通过场景换取数据构建驱动技术进化的"数据闭环"飞轮[4] 技术发展路径 - 通过产线持续运行积累海量真实数据 直接反哺大模型迭代形成"越用越聪明"效应[4] - 采用"正反金字塔"数据战略 冷启动阶段依赖互联网与仿真数据 大规模部署后以真实场景数据为核心资产[4] - 商业化路径效仿智能汽车 从半结构化场景起步逐步走向非结构化场景[5] 市场定位与价值 - 高端制造中的柔性场景与公共服务中的多样化场景被视为当前最具商业价值的两大领域[5] - 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应对多型号混线生产和复杂多变环境 为大模型驱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造机会[3] - 通用智能机器人需在真实劳动场景中持续淬炼 最终成长为人人可用的智能终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