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 投研报告

行业周期与市场规模 -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向上 2025/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分别增长3.3%/5.1%至822亿美元/864亿美元 [1][2] - 2004-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CAGR达4.77% [1][2] - ADI在连续七个季度营收同比下降后 2QFY25(截至5月3日)营收首次同比转正 TI在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 1Q25营收同比转正且2Q25持续正增长 [2] 中国市场地位与国产化空间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约35% 是国际大厂主要收入来源地 [1][2] - TI/ADI/MPS三家国际厂商2024财年中国区收入合计达63亿美元(分别为30亿/21亿/12亿美元) [1][2] - A股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人民币 显示巨大国产替代空间 [1][2] 下游应用领域机遇 - 工业领域需求呈现小批量多品类特征 竞争格局良好且毛利率优于消费电子 新产品放量有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3] - AI数据中心带动模拟芯片整体需求 多相电源管理等核心芯片成为增量市场与国产化重点 [3]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模拟芯片需求增长 国内车厂积极布局为国产企业提供突破机会 [3] - 消费电子领域企业通过丰富产品线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4] 国内企业核心发展逻辑 - 行业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去库存周期结束、AI增量需求、国产化率提升、市场份额增长及盈利能力改善 [4] - 重点推荐企业包括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芯朋微、帝奥微、晶丰明源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