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电:核电业务稳健前行,新能源狂飙下盈利隐忧与未来潜力并存

行业变革与机遇 - 人工智能应用单日耗电量突破50万度 能源领域面临以算力为核心的变革[1] - 核能凭借稳定性优势成为支撑AI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设备可用率超过93%远超其他能源形式[1][3] - 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年发电量达80亿度 可支撑160万个高功率AI服务器全年运行[3] 中国核能发展态势 - 中国连续两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 2024年创下单年核准11台机组的历史新高[3] - 截至2025年6月在建及待建机组达19台 装机容量2185.9万千瓦相当于在运机组的87%[3]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7.38%至87.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滑3.66%至56.66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核电上网电量同比增长12.13%达935.51亿千瓦时 但综合上网电价从0.367元/千瓦时降至0.35元/千瓦时[4]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2023年42.65%升至2024年50.78% 利润空间被压缩[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42.5%至332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15%[4]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保持35.76%高增速 但净利润减少5亿元[4]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下降13.1个百分点至45.4% 因装机扩张导致折旧成本同比上升60.9%[4] -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高达66.43% 电价下降削弱盈利能力[4] 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机组效率 秦山核电30万千瓦机组改造后提升至35万千瓦[4] - 开拓工业供汽市场 田湾核能供汽项目已稳定供汽超300万吨[4] - 核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既保证基础负荷稳定性 又提升电网对波动性电力消纳能力[5] 未来发展前景 - 在建机组陆续投产和新能源业务规模效应显现 为能源转型积累能量[5] - 双轮驱动模式或将在能源变革中赢得先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