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豪车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豪华车零售量仅17万辆 同比大跌20% 市场份额萎缩至9.3% [2] - 保时捷2025年1-7月销量同比暴跌28% 玛莎拉蒂去年国内销量仅1209辆 同比下滑58% [2] - 奔驰7月销量下滑37.2% 奥迪降26.6% 宝马跌21.7% [2] 成本与利润压力 - 参加A级车展需花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费用 省级车展单次成本超30万元 [3] - 新款奔驰GLC从加价3万变为优惠15万 车价两年跌18万 部分经销商半年亏损近千万 [5] - 利润降低与销量下滑双重压力下 车展投入成本回收困难 [3] 国产新能源车冲击 - 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导致外资豪车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4] - 入门级宝马三系降至19万 奥迪A4L和奔驰C级仅20万出头 [4] - 多家外资豪车品牌4S店转型为鸿蒙智行、小鹏等新能源品牌门店 [5] 产品与战略问题 - 豪车品牌新能源汽车存在"油改电"遗留问题 智驾体验落后于国产车型 [6] - 产品更新速度慢 未及时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转变 [6] - 缺乏对二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重视 营销策略脱离中国市场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战拉低新车保值率 消费者转向年头短、里程少的二手车 [5] - 消费者更理性务实 外资品牌新车在性价比和保值率上失去优势 [5] - 豪车品牌新能源车日常维护成本高 驾驶体验不及国产车型 [6] 行业结构性转变 - 外资豪车集体缺席A级车展被视为汽车行业历史性转折节点 [2] - 中国市场经历结构性变化 国产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 [6] - 特斯拉积极拥抱县域市场 相比传统外资豪车更接地气 [6] 品牌价值与转型方向 - 豪车品牌积淀、工程实力与服务质感仍被部分中国消费者认可 [7] - 需优化产品市场匹配度 加速智能化转型 避免单纯价格战 [7] - 渠道变革成为新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7]
各大车展难觅身影,外资豪车“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