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资本驱动转向技术、品牌输出,中企出海如何借势大湾区?

大湾区创新生态与产业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政策、资本、技术叠加的创新生态闭环 深圳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且占GDP比重5%以上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2.5万家[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跃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一 凸显大湾区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地位[1] - 香港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 截至今年8月已吸引115家企业通过特专科技上市制度IPO 累计集资额逾6140亿港元[3] 科技企业典型案例与发展路径 - 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约70%市场份额 依托本地供应链和资本环境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链集群[3] -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全球化布局叠加 推动技术创新快速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形成"创新策源+全球配置"双轮驱动格局[3][5] - 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60万辆 在欧洲多国市场份额进入前五 实现全链条嵌入式本土化运营[8] 企业全球化战略与实施要点 - 中企出海需从"资金出海"转向"技术出海"和"品牌出海" 技术含量、管理能力与合规能力成为关键分水岭[6] - 出海三大实践要点包括聚焦主业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严控政治法律合规等外部风险 强化本土化运营建设在地团队[6] - 香港凭借资金自由流动和税制透明优势 成为国家电网等企业海外业务平台选址地 支持跨境并购与EPC业务[6] 金融与专业服务支撑体系 - 深港双市场联动构建高效国际投融资通道 香港满足大额债券发行与跨境并购需求 深圳在金融科技与创新工具应用领先[7] - 大湾区聚集安永等国际顶级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行 为企业提供并购、税务、估值、合规全链条专业支撑[7][8] - 深圳在数字货币试点、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创新持续突破 金融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与香港共同构建完整产业金融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