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 - 汽车制造领域是终极目标 当前汽车总装生产线仍依赖大量人工 人形机器人企业正与整车厂合作推动生产线落地[3] - 家庭服务是另一重要方向 包括照顾老人和做家务 但当前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如基础动作难以完成[3] 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优势 - 环境适应性远超传统机械臂 传统机械臂为第二代纯位置控制设备 动作需提前设定 螺丝孔偏差0.5毫米即无法操作 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主动矫正偏差适应环境[3] 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挑战 - 精准切入需求痛点面临困难 当前商用机器人多停留在商演展览等表面应用 如跳舞招手等预设动作 难以解决生产效率提升和家庭劳动强度降低问题 租赁业务多处于回本阶段 行业面临洗牌[5] - 实验室成果转化存在难题 需大量数据支撑 开发模式与传统工业机器人不同 无需编程预设 可直接通过人类动作或运动视频数据训练 自我学习模式使技术进步速度显著加快 今年智能化水平较去年已有大幅提升[5] 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展望 - 未来5年将逐步普及 支持在线升级 企业新功能可直接推送至已售出机器人 推动整体智能化水平提升[5] - 人形机器人企业将开放更多接口 允许用户进行硬件平台二次开发 实现基础功能加个性化应用的生态模式[5] -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因社会以人为本构建 所有场景更适配人形机器人形态 且作为通用型设备可完成多种任务[9]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已实现控制无人机编队 在无线局域网内通过脑电波指挥3-5架无人机完成上升下降转向反转等动作[7] - 已实现意念打字功能 残疾人可通过注视屏幕字符将想法转化为文字 屏幕包含26个英文字母10个数字及空格等共40多个字符命令[7] - 产品已销往4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 作为科研设备使用 医疗注册许可证预计今年年底获得 将正式进入医疗领域用于康复患者[9] 脑机接口研发方向 - 完全植入式脑机接口是重点探索领域 但面临安全隐患和技术瓶颈 人体植入金属异物后3个月左右会被角质层包裹导致脑电信号无法采集[9] - 探索脑机接口大模型 未来有望实现纯想象控制 无需视觉注视直接通过解读脑电波辨识人类想法[9] 技术融合与成本控制 - 脑机接口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结合应用潜力巨大 理论上脑机接口可完全控制具身智能机器人 目前处于探索阶段[9] - 脑机接口产品成本已控制在合理范围 随着技术规模化应用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9] 技术发展与规范 - 技术发展需与伦理立法同步 人形机器人涉及数据采集与隐私安全 需通过立法规范企业行为[9] - 养老场景中机器人服务老人安全性需更高技术标准与伦理约束 如避免老人跌倒受伤[9]
果然财经|具身机器人能 “感知世界” 了吗?下一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