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丨吉利林杰:极氪和领克不是简单的二合一 前者向上 后者向宽

领克10 EM-P上市与定价 - 领克首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领克10 EM-P于9月8日正式上市 推出三个版本:120四驱 Halo、120四驱 Ultra、240四驱 Ultra 限时优惠价16.38万元起 [1] - 全系标配智电四驱系统和激光雷达 率先搭载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 支持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 搭载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 [3] - 定价策略基于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和竞争环境综合考量 通过高技术和高配置支撑产品价值 新增Halo版响应用户对性能和驾控的偏好 但H7版本订单比例更高 [9] 极氪与领克品牌整合与定位 - 极氪和领克整合并非简单合并 维持各自品牌定位发展 极氪进一步向上聚焦高端市场 领克进一步向宽覆盖更广泛市场 [3][8] - 品牌车型重新定位 极氪不再投入纯电A级车型 该市场交给领克品牌 领克承接纯电A级、插混A+级产品市场 并考虑多种能源方式包括纯电、插混和未来HEV市场 [5][11] - 领克品牌发展呈现多能源化和多个性化 除纯电外 燃油车推出改款产品 插混推出全新产品 [12] 技术研发与协同效应 - 整合后技术协同优化研发成本 千里浩瀚辅助驾驶技术从极氪扩展至领克和银河品牌 实现规模化分摊降低单车研发成本 [10] - 技术调配优先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合并后领克900优先使用Thor芯片 而非极氪产品 体现整合后技术资源配置优势 [10] - 营销层面维持品牌独立 但内部建立共享支持中心 在不直接面向C端的环节实现资源大协同 [10] 渠道与销售策略 - 渠道体系整合构建"大售后"和"大渠道" 一线和二线城市极氪维持直营模式 四五线城市推行"一店双牌"试点降低运营成本 [11] - 代理商模式要求全国价格和权益统一 禁止自行定价 与传统经销商模式不同 极氪和领克渠道数量下半年增加100多家 增长主要来自下沉市场 [6][11] - 领克品牌市场运营相对成熟 极氪因直营模式工作琐碎程度更高 短期工作量更大 但两个品牌均表现健康 [6][8] 产品规划与市场表现 - 领克900已交付超过2万台 月均7000台 生产基地处于饱和生产状态 成都车展9X预售成绩超出预期 [8] - 极氪专注B级及以上高端纯电市场 领克专注A级纯电和插混市场 形成清晰区隔带 避免内部竞争 [11] - 吉利集团旗下极氪、领克和银河品牌在各自细分领域均有良好市场表现 产品推出较为火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