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软科技成功发布“龙软时空大模型1.0(Loong Model)”

产品发布 - 龙软科技联合中国大唐集团能源投资和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于2025年9月12日发布工程领域首个时空大模型"龙软时空大模型1.0" [1] - 该模型突破大语言模型局限 构建多模态时空数据理解与处理能力 实现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的智能处理 [1] - 模型具备三大技术突破:矢量处理能力支持通用"矢量+栅格"时空信息 工程知识深度融合实现精准理解 全流程智能管控构建"时空感知-决策-执行"新范式 [14] 技术特性 - 模型专门针对工程领域业务场景 依赖三维空间与时间序列流程 以多维矢量图形作为设计和生产基础 [1] - 填补现有AI模型在矢量图形处理方面的空白 实现对复杂工业场景的精准理解与智能决策 [14] - 为协同设计/时空分析与智能决策提供AI能力支撑 成为工程机器人/数字工程/节能减碳技术的智能平台 [4] 应用落地 - 在大唐能投井工矿和露天矿成功落地应用 实现智能监测/智能设计/智能问答/智能问数/智能看图/智能辅助决策等创新功能 [15] - 通过融入矿山私域数据 打造矿山管控的智能化内核和高层次智能型技术助手 [15] - 未来将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更广阔工程领域拓展 [15] 政策背景 - 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2] - 202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推动煤炭等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深度应用 挖掘十个以上重点示范项目 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 [2] - 到2030年目标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赋能 在能源资源智能勘探等方向取得突破 [2] 行业意义 - 标志着人工智能从"理解语言"向"洞察时空"跨越 从"工具"升级为"伙伴" 从"辅助"转向"驱动" [1][6] - 解决工程场景中海量复杂多源时空数据的处理难题 实现从感知到决策/从设计到运营的全链条智能支撑 [4] - 成为行业技术革命的"新引擎" 为工程活动全生命周期决策提供人工智能平台支撑 [6][19] 研发基础 - 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时空智能技术研发 基于多年地理信息/时空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技术积累 [14] - 公司拥有工程行业二十余年的技术/场景/数据积累优势 [19] - 政产学研究深度融合的典范 获得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企业等多方支持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