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政策动向 - 国家网信办发布征求意见稿,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1] - 五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广州南沙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3] - 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行动方案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创新特色场景[3] 行业实践与案例 - 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动新加坡分行,成功办理重庆首笔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业务[1]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某大型跨国集团办理6.37亿元跨境人民币汇款,落地深圳市首笔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多边央行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1] - 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为某进出口公司成功办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1] 战略意义与优势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等优势,能有效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降低支付成本[2] - 布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是技术筑基、制度破壁、场景赋能三位一体的战略突围,未来将从试点迈向常态化[4] - 有助于拓宽跨境资金清算渠道,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2] 金融机构角色与机遇 - 银行作为直接参与者,负责将央行数字货币技术转化为实际跨境支付场景,并通过优化流程降低企业操作门槛[2] -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跨境支付是战略机遇,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3] - 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推进跨境数字金融业务的机制建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