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定位 - 2016年公司通过收购荷兰生物技术公司搭建全人源抗体平台 布局全球研发 与当时行业主流的"快速跟进"模式形成鲜明对比[1][5] - 公司以"前瞻布局 慢就是快"为战略核心 通过早期国际化研发中心设立(上海 鹿特丹 波士顿)和自主创新能力构建 实现从技术授权到平台赋能的转型[9][10] - 当前采用"平台+管线+子公司"架构 通过孵化子公司分散风险并提升效率 形成跨国合作与自主布局的双轮驱动模式[11][12] 财务与投资表现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斥资超5亿港元增持 持股比例从1.62%升至6.37%[5] - 2024年上半年盈利约5.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倍[6] - 2023年首次实现财务盈利 2024年再度盈利并保持高增长态势[10] 业务合作与交易 - 累计完成17次出海BD交易 三度与阿斯利康合作 被业内称为"BD之王"[6] - 2024年上半年达成4项授权交易 单笔金额屡破1亿美元 半年内license-out总额逾600亿美元(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7] - 与阿斯利康合作涵盖多项目授权 获得1.75亿美元首付款 另获1.05亿美元股权认购(9.15%股份)[7] - 与大冢制药合作获得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款 未来里程碑金额最高可达6.23亿美元[7] 技术平台与研发 - 核心平台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支撑双抗 XDC 细胞治疗 mRNA等领域的体系化能力[11] - 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推动研发循环 切入代谢 肥胖 中枢神经等新赛道[8] - 联合创新中心与阿斯利康在北京共建 推动前沿研究落地[7] 行业影响与生态 - 中国创新药出海从"孤勇者游戏"转变为规模化合作 反映研发突破与国际接轨程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 运营质量 商业模式成熟)[8] - 公司通过平台价值验证和技术输出 成为全球抗体药研发的重要基地[11][12] - 国际认可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和资源配置能力 推动从"国际合作"到"国际产品"的跃升[8]
董事长专访|“BD之王”如何炼成?——专访和铂医药董事长王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