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概述 - 浦发银行万事达无价世界卡遭遇有组织技术攻击 数百名持卡人在巴西境内发生跨国盗刷 银行承诺承担客户损失[1][3][9] 盗刷特征 - 盗刷集中爆发于9月9日至11日 所有交易均发生在巴西境内[4] - 采用"小额试探+大额连续消费"模式 首笔交易金额低于10元 后续为2-3笔不超过5000巴西雷亚尔(约6500元人民币)的消费[4] - 多数用户总损失金额集中在2万元左右 单笔金额从数千到数万元不等[3][4] - 存在超授信额度盗刷案例 总额度2万元的卡片在可用额度仅600余元情况下仍被盗刷近2万元 超授比例达90%[4][21] 银行响应 -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于9月13日凌晨发布紧急声明 联合万事达卡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及时阻断风险[1][9] - 明确承诺保障客户合法权益 避免用户承担不应有损失[1][10] - 万事网联同步成立专项小组 追溯风险源并推进资金保障流程[13] - 部分持卡人盗刷账单已被清零 但存在冻结款项导致无法立即注销卡片的情况[14] 技术漏洞与风控失效 - 实时提醒机制失效 用户未收到交易时的短信或微信通知 仅事后收到账单提醒[19] - 超授信额度交易规则存在异常 行业常规超授比例控制在10%以内 本次事件超授比例达90%[21] - 注销卡片仍存在风险 信用卡注销需经30-45天观察期 期间卡片仍可能发生交易[7] 行业背景与监管要求 - 信用卡境外集中盗刷非首次发生 2023年12月工行信用卡在巴黎被盗刷5000多欧元 2024年4月招行全币种卡在西班牙被盗刷24万印度卢布[17] - 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全面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Tokenization)强化信息内控管理[22] - 2024年4月外汇管理局要求发卡行每日报送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境外消费交易信息 实行零报送制度[23] - 商业银行已建立跨境交易风险监控模型 但难以完全杜绝技术翻新的跨境盗刷行为[24] 持卡人防护措施 - 无境外消费需求时可联系银行关闭境外支付功能[24] - 通过银行App启用境外安全锁、夜间安全锁及异地使用安全锁功能[24] - 调整消费限额 增加密码验证和短信提示 设置较低免密触发金额[24] - 多渠道设置消费提醒 包括短信和微信银行服务[24] - 发现未经授权交易应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报警处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