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布局 - 公司2025年正式申请港交所主板挂牌 旨在搭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1] - 赴港上市决策基于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环境收紧及公司业绩波动较大的现状 香港市场对科技制造类企业的高包容度被视为最优解[1] - 资本市场反应分化 乐观派认为能注入新发展动能 悲观派担忧若业绩波动未解决则仅是换个融资场景[1] 业绩波动 - 2021-2024年公司营收稳定维持200亿元以上 但净利润呈现亏损-亏损-盈利-亏损剧烈波动 四年内三次亏损[2] - 2021年因理想汽车股价降温致公允价值收益从2020年45.04亿元缩水至3.29亿元 叠加3.22亿元应收款无法收回 净利润亏损10.19亿元同比降幅超120%[3] - 2022年亏损收窄至4.41亿元 2023年因理想汽车股价反弹获17.57亿元收益 净利润19.66亿元同比增545.71% 2024年相关损益转亏6.15亿元致净利润亏损2.59亿元[3] 主业困境 - 2025年上半年机械制造业务营收21.31亿元同比下降5.04% 数字营销业务营收74.77亿元同比下降10.9% 两大核心业务同步下滑[5] - 机械制造受基建投资放缓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泵类产品需求萎缩且毛利率下滑[5] - 数字营销因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及头部平台竞争白热化 客户获取成本控制与转化效率优势减弱 部分客户经营不稳定致应收款风险制约业务增长[5] 关联风险 - 公司作为理想汽车早期投资者持有大量股份 其投资收益高度依赖理想汽车营收利润及股价表现[6] - 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营收562亿元同比下降2% 虽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3% 但第二季度已出现营收净利双降[7] - 理想汽车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新车交付量9万-9.5万辆同比下降约40% 营收同步下降约40% 2025年7月以来股价累计下跌约13% 市值蒸发约281亿港元[7]
赴港IPO能否救利欧股份?4年3亏陷“理想依赖”:24年亏6.15亿股损,25年中主业双降,理想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