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启动,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商务部反倾销调查与行业反应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并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措施启动反歧视立案调查 中国半导体协会公开支持并强调产业健康发展需公平环境 [1] - 市场反应迅速 9月15日半导体概念股大幅拉升 圣邦股份和纳芯微触及涨停 晶华微一度涨超16% 体现对国产替代前景信心和政策护航下行业成长空间积极预期 [1] - 反倾销调查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申请 直指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四家美国头部厂商 2022至2024年涉案美国模拟芯片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滑52% 呈现明显量价背离特征 [1] 美国厂商策略与行业复苏趋势 - 德州仪器凭借规模效应持续降价 2023年5月在中国市场大幅调价20%-30% 迫使国内厂商跟进降价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和亏损扩大 [2] - 2023年国内模拟芯片价格普遍下跌10%-15% 2024年价格压力虽缓解但毛利率修复有限 [2] - 全球模拟芯片行业迎来复苏周期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 德州仪器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9%同比增16% 亚德诺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9%同比增25% [2] 国产替代进展与市场机会 - 国产替代正从有到优 中低端市场成为主战场 德州仪器低端产品价格优势收窄叠加关税和交期因素推动成本敏感型客户转向国产供应商 [3] - 国内厂商在电源管理、信号链芯片等成熟制程领域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且在性价比、交付周期和定制化服务上具备优势 [3] - 晶华微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数字万用表芯片、医疗衡器芯片等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工控HART调制解调芯片和4~20mA电流环DAC芯片打破国外垄断 [3] 客户结构升级与供应链突破 - 国内厂商从中小客户零星订单逐步进入大型客户供应链体系获得持续稳定订单 [3] - 晶华微产品进入倍尔康、美的、苏泊尔、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多款产品实现批量出货 带HCT功能的血糖仪芯片满足国际标准并向头部客户批量交付 工业控制芯片实现大客户突破并规模出货 [3] 行业格局与国产化空间 - 当前模拟芯片国产化率约20% 替代空间巨大 随着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回暖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竞争格局优化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4] - 国际巨头拥有数十年技术沉淀产品线覆盖数以万计型号 德州仪器、亚德诺等占据全球近70%市场份额 在中国覆盖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头部客户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 [4]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反倾销调查为国内企业争取窗口期但无法替代技术突破 [4] - 晶华微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4619.39万元同比增长43.11%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58.75% [4] - 公司持续拓展产品线 在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实现全链路覆盖 从单节锂电保护芯片到17串BMS模拟前端芯片满足从消费电子到储能系统等多场景需求 BMS芯片已导入多家客户批量出货并逐步进入头部品牌供应链 [4] 新品推出与未来展望 - 晶华微计划下半年推出78系列触控显示智能控制芯片和72JE系列小家电触控芯片 均已流片验证成功即将量产 DIN和DWIN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 [5] - 中国模拟芯片国产替代是一场持久战 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才能最终脱颖而出并逐步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