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与定义 - 具身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 赋予其感知 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力的技术范式 核心特征在于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2] - 具身智能涵盖机器手臂 数控机床 机器狗 无人机 智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 被视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和智能机器人高阶应用的主要途径[2] - 人形机器人被业界认定为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 行业正向"软硬结合"方向演进[2] 产业集聚与规模 - 上海张江科学城已集聚70多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企业 其中整机上下游企业超50家 初显集聚效应[1] -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已汇聚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4]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 占全球约27%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 占全球约50%[5] 企业案例与产品 - 擎朗智能采用"通用+专用"模式 依托全栈自研技术体系构建人形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等全品类产品矩阵 服务餐饮 酒店 医疗 教育等多场景[1]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业务覆盖全球600多个城市及地区 在阿联酋 德国 韩国等国家设立子公司/办公室[3] - 华勤技术建立越南 印度和墨西哥制造基地 形成"China+VMI"全球化制造布局 海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约50%[3] 技术发展与政策支持 - 具身智能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交互 借助大模型实现任务理解 自主决策与执行[2] -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打造全球产业创新高地 系统部署关键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4] - 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指引[5] 全球化发展 - 企业通过"产品出海"与"制造出海"双路径拓展国际市场 深度融入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链与创新链[3] - 中国具身智能在自主创新与开放发展中壮大 为全球产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5]
活力中国调研行 | 走向世界的沪上具身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