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新变量|医疗器械“卷出海”!超百款创新设备欲走向全球如何铺路?
行业政策与目标 - 上海提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和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1] - 重点发展领域覆盖医学影像 植入介入 手术系统 体外诊断 放射治疗 康复治疗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及新型创新器械 [1] 行业表现与趋势 -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 净利润同比增长3% [1] - 近三成科创板医疗器械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超过30% [1] - 中国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创新高 国家药监局推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10项举措 [3] - 中科微光医疗冠脉OCT设备及导管通过FDA审批 成为全球首个获FDA认证的多模态冠脉OCT系统和中国首个获批的腔内影像设备 [3] 出海战略观点 - 海外市场不适合大部分成长阶段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 应优先聚焦本土市场机会 [1][3] - 海外市场是强者的搏击场而非弱者的避难所 需先在中国市场做到极致且产品达世界领先水平再考虑出海 [3] - 国际化挑战包括国际法规 保险购买及高额诉讼成本 国际诉讼律师费可能高达百万美元 [4] - 国际化时机需与企业发展阶段匹配 应先练好内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再推进国际化 [5] - 国际化应选择优势市场重点突破而非全面铺开 [5] 企业案例与经验 - 迈瑞医疗上半年国际业务占比首次超过50% 数智化转型被视为弥合差距和直道超车的机会 [5] - 迈瑞医疗以66.52亿元收购惠泰医疗21.12%股权 进军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 [5] - 惠泰医疗在迈瑞并购后放缓国际化步伐 更注重产品本土优化和知识产权准备 [5] - 中国企业需利用高端制造和创新的比较优势 先立足本土再走向全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