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数字人民币已在全国341个城市实现常态化应用,覆盖人口超过12亿,累计开通个人钱包数量达到7.9亿个,交易总额突破4.3万亿元 [1] - 与2023年同期相比,交易规模增长了217%,用户活跃度提升了156% [1]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已有超过1200万家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较2024年底增长了85% [6] 政策支持与监管导向 - 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6年底,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中的占比要达到25%以上,政府采购和公共服务领域支付占比达到60%以上 [3] - 央行将建立数字人民币专项考核机制,对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情况进行评估 [3] - 央行规定至2026年底,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商户可享受零手续费优惠,相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常收取的0.3%-0.6%费率具有明显优势 [4] 应用场景渗透与用户接受度 - 2025年第二季度,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交通、便利店、餐饮等小额高频场景的渗透率已达到18.7%,环比增长3.2个百分点,在部分试点城市特定商圈甚至超过30% [3] - 北京某知名购物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数字人民币支付占比首次超过20%,而去年同期仅为5.6% [4]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双离线支付"功能,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完成交易 [4] 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 -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计占据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约90%的份额,但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6年底数字人民币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0%-25%,意味着现有双寡头将共同损失约15%-20%的市场份额 [6] -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全面接入数字人民币服务,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宝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支付宝积分"的双重激励计划 [6] - 蚂蚁集团披露已有超过1.5亿支付宝用户开通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占其活跃用户的约15% [7] 国际化进程与全球影响 - 2025年上半年,数字人民币已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等地区试点跨境支付业务,累计跨境交易金额达到217亿元 [7] - 央行已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了数字货币合作备忘录,推动构建"数字货币走廊" [7]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测到2027年全球约40%的央行将发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的先发优势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新机遇 [8]
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支付市场格局或将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