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糖食品又回来了

行业趋势演变 - "0糖0卡0脂"标签曾席卷食品饮料行业 成为健康化潮流核心符号[1][2] - 消费者最初将"无糖"视为健康终极答案 但逐渐意识到健康路径多元化[3] - 行业转向低糖共识 品牌在好喝 健康与安全间寻求平衡[4][10] 产品策略变革 - 元气森林2018年推出0糖0卡0脂气泡水引爆无糖市场 采用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复配方案[5] - 康师傅推出低糖高纤冰红茶 糖分减少50%至4.5g/100ml 采用蔗糖与代糖复合配方[6] - 元气森林冰茶采用减糖策略 标注"每瓶少6块方糖"[11] - 维他柠檬茶 北冰洋汽水 养乐多均推出低糖版本[11] - 迷你冰淇淋和零食通过控制单份份量实现低糖策略[11] 技术创新与挑战 - 代糖分为非糖类甜味剂(安赛蜜 阿斯巴甜 三氯蔗糖)和糖醇类(赤藓糖醇 木糖醇)[12] - 代糖可能引发胰岛素水平变化和肠胃不适 但符合GB 2760-2024安全标准[12] - 代糖难以完全模拟蔗糖的甜味饱满感 香气延续性和体积感[15] - 行业采用复配甜味剂组合还原糖口感 但导致配料表复杂化[15] 消费行为转变 - 消费者回归理性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0糖或低糖产品[16] - 品牌推行信息透明化 如霸王茶姬在点单页面标注饮料分级 标准糖调为少糖后分级从C级变为B级[17] - 美国益生元气泡水市场规模2-3年增长10倍 成功关键在于融合气泡感 风味和真实果汁成分(果汁含量25%-30%)[24] 新产品开发方向 - 果子熟了石榴云雾茶采用低糖配方 含糖量4g/100ml[21] - 水獭吨吨牛乳茶含糖量2-3g/100ml 参考线下茶饮3分甜甜度[21] - 行业使用苹果汁 梨汁 椰子水等天然果汁作为甜味来源 塑造天然配方形象[23] - 产品普遍比传统版本降低30%-50%糖含量 保留部分蔗糖或代糖维持口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