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不消费,政府“反内卷”再给力也白搭!稳物价还差关键一步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通过遏制恶性竞争缓解工业品价格下跌趋势 但需求端疲软导致CPI目标难以实现 需供需两端协同发力[1][16][24] 反内卷政策实施效果 - 工业产品降价幅度收窄 8月数据显示煤炭加工 钢铁等行业价格跌幅减缓[5] - 新能源领域光伏和新能源车价格降幅趋缓[5] - 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推动核心物价回暖 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供需平衡[7] 反内卷与去产能差异 - 治理范围扩展至上游煤炭钢铁 中下游快递汽车 以及新兴光伏新能源车行业[10] - 采用规则约束替代行政关停 修订法律禁止低价倾销 建立恶性竞争企业黑名单[12] - 淘汰落后产能与引导创新并举 龙头企业推动技术竞争替代价格竞争[14] 行业治理案例 - 快递行业通过协会协调价格避免低价抢单[12] - 新能源车行业引导企业避免盲目扩产[12] - 炼油和钢铁行业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产能[14] 需求端核心问题 - 消费增速低于生产增速导致供需失衡 企业库存积压[18] - 年轻人就业困难抑制消费能力 需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创造收入[21] - 基建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放缓[21] 政策建议 - 扩大服务消费供给 发展健身文化演出等优质服务[19] - 采用灵活政策配合 避免出台限制消费措施[23] - 需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实现2%物价目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