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 绿色金融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机构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将资源精准导向节能环保 生态修复等绿色领域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赢 [1] - 浙江安吉余村通过整合周边24个村形成"大余村"发展格局 由浙江安吉余村建设控股集团统一规划经营 提升融资能力 风险控制和产业运营水平 金融支持对生态价值转化至关重要 [1] 融资工具创新 - 兴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模式为浙江安吉余村建设控股集团提供10亿元贷款 期限18年 银团贷款有助于分散风险 降低信贷压力 提高金融稳定性 并提供灵活提还款安排 [2] - 除银行贷款外 集团正谋划运用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及公司债等方式融资 [2]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 - 截至今年6月末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绿色融资余额2219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399亿元 [3] - 业务结构中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规模最大达814亿元 占比58%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产业213亿元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155亿元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73亿元 [3] 产业绿色转型案例 - 华峰集团利用废旧矿泉水瓶 旧衣服生产再生纤维 为国际运动品牌提供低碳运动鞋面 厂区日消耗塑料瓶六七百吨(约300万-350万个瓶子) [4] - 兴业银行莆田分行为华峰集团子公司福建赛隆科技"年产5万吨绿色纤维技改项目"开启绿色审批通道 一周内完成尽职调查并落地贷款 [4] - 后续支持集团福建赛纤新材料"年产12万吨循环再生绿色功能性新材料"项目 覆盖13个子公司 提供项目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等多元化信贷业务 [5] 区域产业金融支持 - 兴业银行莆田分行近三年为129家规模以上鞋服企业及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超140亿元 依托"鞋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支持莆田鞋产业转型 [5] - 落地福建省首笔超亿元转型金融主体贷款 助力水泥企业降低能耗 并支持新能源 绿色交通等领域发展 [5] 生态价值量化机制 - 兴业银行湖州分行将贷款利率与气候生态友好型项目评分挂钩 从气象灾害风险等级 气候可行性论证等五方面建立赋分标准 [6] - 评估得分大于8分可下调利率 小于5分则调升利率 已为莫干山旅游文化提升工程项目发放贷款2.45亿元 [7] 金融产品创新 - 兴业银行与天合光能签署ESG挂钩贷款协议 落地全国首单多指标挂钩贷款 [8] - 天津银行推出"企业绿码"挂钩贷款 利率随绿码等级提升而降低 [8] - 威海银行创新开发"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开发挂钩"贷款 对林业生态价值进行科学量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