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昊芯英CTO郑瀚寻:国产AI芯片也将兼容不同平台
旺盛的AI智算需求驱动下,越来越多GPU路线之外的AI芯片正获得更多市场关注。 他进一步表示,过去,业界普遍认为ASIC芯片从流片到最终落地应用过程中,需要付出较高成本,但 随着专用芯片持续发展,其成本不再那么高昂时,会有越来越多厂商愿意借力自研专用芯片架构,探索 推进个性化AI能力落地。这是ASIC芯片备受关注的原因。 TPU跃起 寻找GPU芯片之外的发展机会早已是一种新趋势。 "渐进式能力提升难以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唯有求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类似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 超车'。"他指出。此外,GPU芯片如今取得的成功,更大程度在于英伟达的成功,其多年来累积了深厚 的工程化实验团队,这已经不是所有后来者可以直接照搬复制的路线。 在GPU之外,定制化ASIC芯片早已受到更大关注,无论是博通近期再度"炸裂"市场的百亿美元订单, 还是谷歌持续对TPU自研芯片的演进,都显示出,市场的确对GPU之外的AI计算芯片同样有关注度。 中昊芯英选择的就是与谷歌类似的GPTPU路线。 郑瀚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自从英伟达在旗下Tesla V100系列芯片中加入Tensor Core(张量处 理单元)以来,其对CU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