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丨无证共享充电宝仍违规流通,成本骤升与点位战成“拦路虎”

"单个充电宝认证成本较以往增加约30元,在激烈的点位竞争与分成模式下,企业推进换新的动力不 足。" (记者 翟智超)尽管充电宝行业在近期迎来双重强监管,但日前,蓝鲸科技记者在深圳、厦门等地的 多个商圈发现,美团、怪兽充电、竹芒科技等品牌的部分共享充电宝仍在使用未认证或无标识的设备。 图源:蓝鲸科技记者于深圳、厦门拍摄 与此同时,按《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相关产品须在显著位置清晰标注CCC标志,但记者在 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即便某些已获认证的共享充电宝,也存在3C标识张贴位置不合规的现象,而这 种"隐藏式认证"也让消费者难以直观辨别产品合规性与安全性。 这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资本推动快速扩张的阶段,企业普遍重规模,而轻合规,加之当时移动电源尚未 强制要求3C认证,导致大量未经认证的设备留存至今,成为行业"存量包袱"。 某共享充电宝品牌前员工就告诉蓝鲸科技记者,早期市场投放的设备数量巨大,产品更新需时,部分老 旧设备尚未回收更换;同时,共享充电宝通常在本地使用,少用于飞机出行,相关品牌的设备更换节奏 也就相对缓慢。 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美团早期生产充电宝时,国家尚未实施该类产品的CCC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