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赵同阳创业初期专注于物联网和人形机器人 因行业未获资本认可而采取曲线救国策略[4] - 2020年小鹏汽车收购其创立的Dogotix机器人公司 成为最大股东 同年成立深圳鹏行智能[7] - 2023年离开小鹏汽车后创办众擎机器人 初始资金100多万元 其中100万用于注册公司[8][10] - 2025年2月23日机器人前空翻视频获得广泛关注 9月24日PM01机型亮相阿里云栖大会[5] - 在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斧头舞 展现全身协调性与平衡性[5] 技术研发战略 - 公司定位硬件到软件全栈自研 强调去除机械感并展现"人"的特质[15] - 产品设计追求亲和力与拟人化 步态要求大步流星且潇洒[16] - 技术发展分两阶段:优先解决体能问题(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再攻克智能问题[17][18] - 员工结构从2023年20%具身智能+80%运动控制算法 调整为2024年各占50%[20] - 算法架构优先于数据 认为90%操作依赖仿真数据 仅10%需现场采集[26][27] 资本运作与商业合作 - 2024年7月完成两轮融资:Pre-A++轮由小鹏系星航资本投资 A1轮由京东领投 宁德时代/银泰/华控基金等参投[11] - 9月12日与多伦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后者计划3年内采购不低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用于道路安全及车检领域[12] - 与京东合作集中在技术层面 采用JoyInside模型并进行内部调优[35] 产能建设与交付计划 - 新厂房约6000-7000平方米即将完工 专门解决生产制造与产能扩张问题[31] - 计划2024年10月开启大规模交付 年底达到月产500台制造能力[32] - 优先保障产品成熟度 在达标前主动收敛订单以维护口碑[32]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应用场景从科研教育向商业化服务场景拓展 终极目标是进入家庭[33][34] - 产品定价策略非价格战导向 SA01双足机器人售价4.2万元属于特定产品线定价[36][37] - 强调价值创造而非低价竞争 不同产品对应不同价格区间[37] 行业认知与发展观点 - 认为硬件本体尚未统一 末端执行器形态(五指灵巧手/夹爪)等存在分歧[28] - 行业需在传感器/自由度等领域形成共识后 才可能实现算法模型最优解[29] - 认可宇树科技等行业同行 强调互相尊重与学习促进整体行业发展[21]
机智谈|众擎机器人赵同阳:不愿被定义为专注做“本体”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