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发,两大利好来袭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涨2% 创业板50接近历史新高 科创50权重活跃[1] - 科技游戏和互联网电商概念股涨幅居前 资金向科技龙头聚拢[1] - 宁德时代一度涨超5%创新高 总市值超1.8万亿元 超越贵州茅台 午盘报398.86元/股[1] - 港股京东集团-SW涨幅一度扩大超7% 报142.4港元/股[1] - 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 但指数走强 科技板块托住主要指数[2] 行业驱动因素 - 重庆市发改委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征求意见 拟培育龙头企业[3] - 京东发布升级版大模型品牌Joy AI 推出购物助手"京犀"和数字人助手"他她它" 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万亿人工智能生态规模[3] - 阿里巴巴计划在3800亿元投资基础上追加投资 强化算力基础设施 预计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电力使用量比2022年增长10倍[3] - 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云2026-2032年每年新增数据中心容量超3吉瓦 相当于2025年中国市场新增总量[4] - 微软 Meta 谷歌 亚马逊2024年资本支出超2000亿美元 预计2025年接近4000亿美元 2030年或突破5000亿美元[4] 市场估值争议 - 高盛指出"七巨头"和AI受益股对冲基金交易拥挤度达90百分位 仓位逼近2024年中期历史峰值[4] - 美国银行认为标普500指数高估值或是"新常态" 19项估值指标中4项创历史新高 但成分股财务杠杆更低 盈利波动更小 效率更高 利润率更稳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