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算力进入拐点:“用多了就有生态,用少了生态就跑了”

全球算力市场预期与竞争格局 - 英伟达CEO预测AI推理将迎来十亿倍增长,并指出由AI增强的经济活动将催生一个每年5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市场 [1]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建设高达10GW的AI数据中心,相当于部署400万-500万个GPU [2] - 近一个月以来,甲骨文、英特尔等厂商开始以订单、资金或股权方式与英伟达结盟,一个以美国企业主导的AI新生态正在酝酿 [1] 英伟达的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 英伟达与OpenAI的交易模式被比喻为"梯云纵",即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实则资金又以订单形式流回英伟达,提前锁定利润 [1] - 英伟达的护城河不仅是硬件和软件,更包括迭代速度、规模优势和能源效率等综合能力,且比三年前更宽 [5] - 随着大模型迭代加速,大量新框架与算法基于英伟达平台开发,生态结构一旦固化,兼容性成本与技术负担将使后来者难以突围 [2] 华为的生态构建战略 - 华为宣布软件全面开源开放策略,包括开源CANN、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openPangu等,同时支持业界主流开源社区和项目 [3] - 未来5年,华为计划每年投入150亿人民币生态发展费用、1500P开源社区算力,并投入15000人进行生态平台开发与支持 [3] - 华为明确变现依靠昇腾硬件,通过开源开放促进硬件规模和使用普遍性,以换取更广阔的生态空间 [3] 中国算力产业的生态挑战与机遇 - 中国算力产业正处在从硬件突破向生态构建转型的关键时期,昇腾系列处理器在算力密度、能效比等关键指标上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4] - 国内算力产业缺乏的不是对标H100或B200的芯片,而是一个能让全球开发者使用的"中国版CUDA" [5] - CUDA生态经过十余年发展,构建的AI应用被锁定在英伟达硬件平台上,这种生态优势比单纯技术优势更难超越 [5] 华为昇腾的生态实践与进展 - 昇腾与业界开源社区和项目深度合作,如Triton、PyTorch、vLLM等,并将新功能和特性开源到社区 [6] - 作为PyTorch基金会最高级别会员,华为深度参与主流框架建设,并通过贡献插件化架构降低生态维护成本 [6] - 昇腾主导开源的60多个项目累计有6500多名核心贡献开发者,在50多个开源社区和项目中贡献了37万行代码 [6] - 华为选择构建开源生态和MindSpore,旨在使软件生态不依赖于西方生态和供应链,为长远考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