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涪陵榨菜卖不动了:消费群体流失收入连续萎缩 依靠新品和并购能否培育起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离职,其于1995年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已15年 [1] - 董事会聘任高翔为公司总经理,2023年董事长周斌全退休后,高翔出任公司“一把手” [1] 核心业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业绩增长停滞,2022年收入增速降至1.18%,2023年及2024年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1] - 榨菜销售量从2020年高峰的13.56万吨降至2024年的11.14万吨,减少近18%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净利润下滑1.66%,扣非净利润下滑2.33% [3] - 榨菜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消费者佐餐选择多样化,且核心消费群体(大城市流动人口)因就业及生活成本原因回流,导致需求萎缩 [2] - 公司过去依赖的提价策略失效,2008年以来共提价14次,毛利率从不足40%最高增至58%,但2021年11月最后一次提价导致销量大幅下降 [2] - 渠道扩张策略失效,经销商数量从2019年的1790家增至2023年的3239家,但2024年集中清理经销商,数量减少18.74%,2025年上半年继续减少7.1% [3]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8%,存货同比增长12%,远超营收增速 [3] - 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93.3天的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9.11天,同样创历史新高 [3] - 公司对部分优质经销商适度提高授信额度,以应对其资金周转压力 [3] - 2024年公司三大生产基地总设计产能为14.99万吨,实际产量11.3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6% [4] -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青菜头收购价格较低,整体毛利率提升3.28个百分点,但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22.94% [3] 募投项目与资金运用 - 2021年公司定增募资32.8亿元,主要投向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仅为19.04% [5] - 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延期至2027年6月,并调整建设规模,原料加工规模由40.7万吨调整为20万吨,榨菜生产规模由20万吨/年调整为16万吨/年 [4][5] - 募投项目剩余资金产生利息收入,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达4379.67万元,占净利润近10% [5] -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30.53亿元,另有30.8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资金计划用于外延式并购、市场推广及分红 [7] 新业务拓展与第二增长曲线培育 - 公司提出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向榨菜亲缘品类拓展,另一方面开拓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业务 [6] - 现有产品品类包括榨菜、下饭菜、榨菜酱等,但2025年上半年榨菜收入11.23亿元,占比仍高达86%,泡菜收入占比9%,萝卜及其他品类占比均低于3% [6] - 新品类毛利率远低于榨菜,因推广前期以扩大体量为主 [6] - 公司减少部分常规榨菜生产线,新增酱类产品生产线,并增加费用投放,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 [6] - 2025年4月公司筹划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主营川味复合调味料及预制菜,2024年营收2.65亿元,净利润3962.45万元,分别同比下滑6.69%及2.67%,净利率约15% [7] - 味滋美交易尚处于审计评估阶段,公司表示将持续考察跟踪优质并购标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