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泰车联港股上市,200亿市值是低估还是泡沫? | 巴伦精选

IPO基本情况 - 公司于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1043.69万股,发行价每股102.23港元,募资净额约9.19亿港元 [2]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倍数高达529.79倍,开盘后股价一度上涨超50%,收盘价157港元,总市值达235.49亿港元 [2] - IPO引入三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4.66亿港元,占全球发售的43.67%,锁定期为6个月 [2] 公司发展历程与股东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9年,自2015年以来累计融资额超过45亿元,吸引了小米集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等二十余家投资方 [2] - 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88.72亿元,相较2015年的10.72亿元增长逾7倍,上市首日市值已突破200亿港元 [2] 财务表现 - 过去三年公司累计净亏损超过12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继续亏损2.2亿元,自成立以来未有过年度盈利记录 [3][4] - 营收快速扩张,从2022年的12.18亿元增至2024年的25.57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录得7.54亿元 [4] - 毛利率有所改善,2025年前五个月为13.1%,较2024年的11.8%有所回升 [3]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业务高度依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4年相关收入24.41亿元,占总收入的95.5% [3] - 智能座舱业务中,域控制器贡献19.6亿元,座舱配件收入1.59亿元,智能网联服务贡献1.1亿元,占比4.3% [3]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公司在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为7.3% [3] 运营数据与增长 - 域控制器出货量由2022年的48.8万台增至2024年的91.5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36.9% [4] - 2025年前五个月域控制器出货26.6万台,同比增长20.4% [4] 客户与合作伙伴 - 按2024年销量计算,中国前五大车企中的三家部署了公司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5] - 公司与保时捷合作开发“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预计2026年量产落地 [5] - 公司与高通深度合作,其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商中获得定点数量排名第一 [6] 技术优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与高通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解决方案,整合了先进AI功能 [6]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基于麒麟9610A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6] - 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增强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及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 [7] 市场竞争与行业前景 - 业内认为公司当前市值处在合理区间,与其体量相近的Tier 1供应商市值大多集中在100亿至500亿之间 [3] - 市场对公司前景存在分歧,乐观者看好其市场地位和毛利率改善空间,悲观者担心“增收不增利”现象将长期存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