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泰车联港股上市,200亿市值是低估还是泡沫?

IPO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 [2] - 全球发售1043.69万股,发行价每股102.23港元,募资净额约9.19亿港元 [3]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倍数高达529.79倍,显示市场热情高涨 [3]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势,一度上涨超50%,收盘报157港元,总市值达235.49亿港元 [3] - 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为88.72亿元,相较2015年的10.72亿元增长逾7倍,首日市值已突破200亿 [3]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12.18亿元增至2024年的25.57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录得7.54亿元 [5] - 业务高度依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4年该业务收入24.41亿元,占总收入95.5%,其中域控制器贡献19.6亿元 [4] - 域控制器出货量由2022年的48.8万台增至2024年的91.5万台,复合年增长率36.9%,2025年前五个月出货26.6万台,同比增长20.4% [5] - 公司持续亏损,过去三年累计净亏损超过12亿元,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4.52亿元、2.84亿元和5.41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继续亏损2.2亿元 [4][5] - 毛利率有所改善,2025年前五个月为13.1%,较2024年的11.8%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4]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公司在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为7.3% [4] - 中国前五大车企中的三家部署了公司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中两家同时部署了其网联服务 [6] - 核心客户包括中国车企、新兴新能源品牌(如阿维塔、岚图)以及国际车企 [6] - 公司与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新一代“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预计2026年量产落地 [7] 技术合作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与高通深度合作,其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商中获得定点数量排名第一 [8] - 2025年4月,公司与高通进一步扩展合作,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AI整合解决方案 [8]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基于麒麟9610A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鸿蒙生态”中具有独特定位 [8] - 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增强技术研发、提高生产能力及扩大销售服务网络,以支持全球化市场布局 [9] 行业竞争与估值争议 - 与公司体量相近的Tier 1供应商市值多集中在100亿至500亿之间,其上市初期150亿至200亿的市值被认为处于合理区间 [4] - 市场对其估值存在分歧,乐观观点看好其市场地位和毛利率改善空间,悲观观点则担忧其“增收不增利”的盈利模式难以支撑200亿以上市值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