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买不到就稳步下黑手,西方准备对中国稀土价格设限,G7欧盟闭门商讨

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收紧 - 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审批,从批量审批改为每笔交易单独申报、分批放行,严禁囤积[2] - 审批流程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全程追踪,对流向不明的交易直接拦截,严格区分民用与军用用途,违规买家将被取消资格[2] - 政策旨在确保资源有效利用,防止绕道或挪用,规则公开透明[5][7] 西方国家的反应与困境 - G7和欧盟考虑对中国稀土实施价格上限并对相关产品加征关税,以应对供应紧张和掌握话语权[3][5] - 西方国家试图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但面临开采、冶炼、环保、工艺和成本等挑战,投资需求高达上百亿美元,且需数年时间[2][3] - 西方操作存在复杂心态,包括对失去主导地位的气愤、霸权思维惯性以及对实际脱离中国供应链可行性的心虚[3] 市场与产业链影响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产业链备货心态加重,引发价格波动上扬[5] - 审批收紧和设限谈判使订单重谈、合同条款更严格,溯源和用途管控更细致,整体节奏放缓[5] - 稀土供应链话语权向掌握审批和链条的一方倾斜,设限举措本身承认了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5] 技术与管理升级 - 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缩小灰色操作空间,使风险和成本更可控[2][9] - 严格的溯源体系让行业边界更清晰,虽可能经历阵痛,但长远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9] 未来展望与对峙态势 - 稀土对峙是长期战役,短期内难以分出胜负,设限的实际效果(雷声大雨点小或刀刀见血)有待观察[9] - 掌握完整产业链、守住规则和稳住节奏的一方将在未来产业升级中占据先机[9] - 中国明确表示不会坐以待毙,对设限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