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置仓变形记
叮咚买菜叮咚买菜(US:DDL) 36氪·2025-10-01 15:55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前置仓行业竞争已从拼速度和补贴的二维游戏,升级为更高维度的竞争 [2] - 美团闪购、淘宝小时达、京东秒送等平台巨头带着流量和庞大生态入场,将“半小时送达”服务从生鲜拓展到几乎所有品类,拉长了战线 [4] - 原生前置仓选手早期的优势被蚕食,面临必须想出全新打法以生存的压力 [4] 盈利模式的结构性重构:餐饮化 - 前置仓企业试水餐饮业务,如小象超市推出果切业务,朴朴超市开设“朴朴厨房”,使前置仓从商品中转站向上游加工、制造环节延伸 [5] - 餐饮化是对盈利模式的结构性重构,旨在通过高毛利率的餐饮业务对冲高昂的履约成本 [5][11] - 朴朴厨房为全自营业务,涵盖快餐、简餐、现制饮品,利用现有供应链和履约能力低成本切入餐饮赛道 [5] - 朴朴厨房的食材直接接入原有生鲜采购网络,无需额外搭建渠道,降低试错成本 [7] - 朴朴自有外卖配送团队在部分城市将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5%左右,为进入外卖市场提供了效率与成本基础 [7] - 餐饮业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频消费带动低频的超市入口,实现内部流量循环,稳固用户基础 [9] - 探索“前置仓+外卖”新模式,利用较低仓储成本及自有履约体系合并配送餐饮和零售订单,以摊薄单笔订单成本 [9] - 餐饮化可提升整体毛利率并增加消费者购物频次,是提升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举措 [9][11] 突破SKU与品类局限的新业态探索 - 行业通过多种路径突破前置仓SKU容量和品类深度的极限,旨在将角色从应急补充升级为日常主战场 [12][14] - 主要路径分为两类:依靠运营在有限空间容纳更多SKU实现无形扩张,以及通过业态和渠道进入更多消费场景实现有形延伸 [14] - 叮咚买菜推出“中心仓+前置仓”协同的大仓计划,中心仓存储长尾商品,小型前置仓存放少量库存,由中心仓实时调拨补货以平衡空间效率与品类覆盖 [16] - 该协同模式面临预测不准导致库存积压或频繁运输风险,以及可能推高运营成本和延长补货时间的挑战 [17] - 另一种思路是调整配送半径,针对高毛利、低时效要求的标品延伸覆盖范围,以在不增加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转化更多高价值订单 [19] - 小象超市布局“明日达”服务抢计划性采购需求,并通过近6000平米的大型线下门店获取家庭大额采购和到店体验客流,实现线上与线下协同 [19] - 大型线下门店模式面临租金、人力和运营成本等长期挑战 [21] - 这些探索的本质是拆解用户需求,扩展可服务半径,在全品类趋势下争取有利位置 [23] 运营效率与模式变重的挑战 - 为提升盈利能力和容纳更多SKU,前置仓运营模式变“重”,仓内增加厨房和加工区,订单类型日趋复杂 [24] - 模式变重直接影响运营效率,“一人跑全场、拣全单”的作业方式在多温层、多功能仓内场景中效率低下,拣货路径复杂性和波次合并难度提升 [24] - 为稳定效率,小象超市和朴朴超市在个别仓内引入“悬挂链”等自动化设备,以解决复杂分拣问题 [24] - 硬件升级导致资本开支增加,建设模式出现分化:功能性强的大仓复制速度慢,扩张快的小仓在功能扩展时需额外投入以应对复杂运营 [26] - 行业竞争逻辑被重构,关键在于能否在更重、更复杂的运营下保持稳定履约时效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