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强劲复苏,是时候重新审视拼多多了?
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在美国市场从全托管模式快速转向半托管模式,将物流和税务合规责任转移给商家[1][2] - 新模式使关税计算基础从商品零售价变为商户成本,将关税对最终售价的影响从54%降低至13-18%[2]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在美国的GMV构成从2024年下半年的70%全托管逆转为70%半托管[2] 运营与风险对冲策略 - 公司通过拓展海外仓保证配送时效,截至2025年中在美国和欧洲分别拥有110个和10个仓库[2] - 公司加速向欧洲和拉丁美洲等非美国市场扩张,以分散地缘政治风险[2] 供应链效率与成本优势 - 公司的低价优势建立在可持续的效率提升之上,能维持相较于同行10-15%的价格折扣[3] - 通过整合订单、集中采购物流服务,公司能够以更低的单位成本完成履约[5] - 平台掌握定价权和流量分配,通过内部竞价机制筛选成本最低的商家并剔除中间商环节[5] - 公司模式压缩了传统贸易公司和分销商的利润空间,将价值让渡给消费者[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由于向新市场扩张、半托管模式货币化率较低及营销投入,公司经营亏损预计从2024年的320亿元扩大至2025年的500亿元[6] - 公司有望在2026年底实现季度性盈亏平衡,预计2029年经营利润率(占GMV)将攀升至6%,高于市场预期的4%[3][6] - 在GMV方面,预计2025年和2026年将分别达到750亿美元和900亿美元[6] 估值与市场观点 - 瑞银将拼多多的目标价从176美元上调至198美元,并重申买入评级[1] - 市场尚未完全消化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其核心国内业务2026年预期市盈率仅为9倍,增速快于竞争对手[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