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实用安全比新奇独特更重要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和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1] - 市场上车门把手操作方式和结构型式日趋多样,包括半隐藏式、外伸隐藏式、内缩隐藏式等,呈现“100款新能源汽车就有100种开门方式”的局面 [1] -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源于赛车以降低风阻系数,2012年特斯拉Model S的自动伸缩门把手给行业带来巨大震撼,成为新能源车企彰显产品高级感的重要设计 [1] 新标准的技术要求 - 标准规定了车门把手的术语定义、结构型式、布置位置、冗余设计及强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2] - 规范了车门把手的结构型式,要求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以解决操作不便和难以识别的问题 [2] - 明确要求车门内把手和车门外把手均应具有机械冗余设计,保证事故断电后能通过机械释放功能开启车门,确保乘员逃生和事故救援 [2] 新标准对用户体验与安全的提升 - 标准规范了车门把手的布置区域,并要求配备安全标志和开启方式示意,以解决可见性差和识别性不足的问题 [3] - 通过明确布置区域与可视化安全标志,旨在有效减少车门把手的误操作,兼顾安全效率与用户体验 [3] - 此次标准制定适应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旨在平衡科技感与安全性,对规范车门把手技术发展和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3] 隐藏式门把手的潜在问题 -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带来识别难、操作不便、断电失效、夹手等问题,甚至存在潜在逃生和救援风险 [2] - 在近年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隐患层出不穷,例如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一辆特斯拉Model S事故中,“无法打开车门”成为救援关键障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