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眼查显示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0.455亿元,同比减少16.4% [1] - 营收水平创近三年同期新低,不及2023年同期的511.2亿元,规模缩水近百亿 [1] - 公司连续两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但经营利润率为8.5%,毛利率为41.7%,显示出一定盈利韧性 [1] 上游产业链压力 - 国内生鲜乳价格自2021年9月阶段性高点后累计下跌近三成,上游原奶市场波动是乳企核心风险 [1]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9.135亿元,公司作为联营方承担5.445亿元亏损,较2024年同期的1.330亿元激增4倍,该亏损直接吞噬公司近四分之一归母净利润 [4] - 上游出现“价格下跌—产能不减—亏损扩大”的恶性循环,现代牧业上半年原奶产量166万吨,同比增14.6%,供给端调整严重滞后于需求变化 [4] 核心业务液态奶困境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17亿元,同比下滑超10%,营收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81.2%降至77.4% [6] - 液态奶下滑是“量价齐跌”与“创新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025年1-7月全国乳制品产量1659.2万吨,同比降1% [6] - 经济复苏乏力削弱高端常温奶需求,新式茶饮等替代品分流年轻消费者,2024年乳制品行业因竞品挤压销售额下滑3.1% [8] 新兴业务与战略落地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85亿元,同比增15.0%;奶酪业务收入23.739亿元,同比增12.3%,两大板块营收占比分别提升至9.3%和5.7% [8] - 冰淇淋与奶酪两大业务合计营收62.5亿元,尚不足液态奶业务下滑额的两倍,无法有效对冲核心业务失速压力 [8] - “一体两翼”战略落地遇阻,国际化业务如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场份额达34%但依赖价格战,海外未建立生产基地导致物流成本高企 [12] 产品创新与竞争格局 - 上半年推出超百款新品,但液态奶领域除特仑苏沙漠有机系列外,多数新品集中在“营养强化”等浅层创新,缺乏技术突破性产品 [8] - 与伊利“液态奶稳增长+奶粉高突破”的双轮驱动模式相比,公司业务矩阵单薄脆弱 [8] - 在奶酪之外的固态乳制品领域,如黄油、稀奶油等品类市场份额不足1%,且主要面向B端,缺乏C端品牌认知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