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产业迎来新机遇,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现状与驱动力 - 虚拟数字人已广泛应用于传媒、文娱、金融、教育、医疗、农业、政务等诸多领域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快速演进,推动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1] - 虚拟数字人应用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2] 虚拟数字人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 - 虚拟数字人通过“替代效应”完成重复性高、工作强度大的任务,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工作效率 [2] - 虚拟数字人通过“增强效应”支持个性化定制,创新服务模式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2] - 在直播、客服、培训等行业可打破传统服务时空限制,提高服务可及性并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 [2] - 在农业领域具体应用包括虚拟农业专家在线指导、智能客服提供农产品介绍、虚拟讲师参与新农人培训等 [2] 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 - 行业发展需面向产业需求,遵循商业化逻辑,深挖发展痛点,与各行业实用场景相适配以获得持久动力 [3] - 产业需求可为技术优化演进提供演练场景,并在实际应用中挖掘多元化需求 [3] - 产业广泛应用可降低边际成本、增加资本回报,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3] 市场规模与技术治理要求 - 预计2025年我国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超400亿元,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 [4] - 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强化智能传感器、图形计算机芯片等硬件及建模、渲染等软件的自主研发 [4] - 需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包括关键技术标准、分类分级标准以及使用伦理规范 [4] - 需完善法律法规与政府监管,注重版权保护、防止不当应用及确保使用安全 [4] - 需强化政策引导与要素支持,鼓励关键技术研发,创设实用场景,发挥产业链链主示范引领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