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锋行链盟】新加坡交易所IPO上市规则核心要点

板块定位与适用企业 - 主板面向业务成熟、具备稳定盈利或较大市值的企业,强调盈利记录、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适合传统行业或已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公司 [2] - 凯利板聚焦高增长、创新型企业(如科技、新兴行业),采用更灵活的“保荐人制度”,弱化历史盈利要求,更关注商业模式、增长潜力和市场认可度 [2] 主板上市核心财务条件 - 盈利测试要求:最近3个财年累计盈利≥1,000万新元,最近1个财年盈利≥200万新元,最近1个财年营收≥1,000万新元 [2] - 市值/收入测试要求:上市时市值≥3亿新元,最近1个财年营收≥3,000万新元 [3] - 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要求:上市时市值≥8,000万新元,最近3个财年累计经营现金流≥1,000万新元,最近1个财年营收≥1,000万新元 [3] 凯利板上市核心条件 - 无强制盈利要求,核心依赖市值和保荐人评估,主要标准为上市时市值≥3亿新元(部分优质企业可放宽至1.5亿新元) [4] - 需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高增长潜力及可持续竞争力 [4] - 需获得至少1家新加坡交易所认可的保荐人的推荐 [5] 公众持股与股权分布要求 - 主板要求公众持股比例≥25%(若市值>30亿新元,可降至12%-20%),至少500名公众股东,且单一最大公众股东持股≤10% [6] - 凯利板要求公众持股比例≥20%(或可协商放宽),至少100名公众股东,单一最大公众股东持股≤10% [7] 管理层与控股股东锁定期 - 主板要求控股股东(持股≥30%)需锁定6个月,非控股股东无强制锁定期,但管理层通常自愿锁定6-12个月 [8] - 凯利板要求控股股东锁定6个月,管理层锁定期由保荐人与公司协商,通常6个月以上 [9] 公司治理要求 - 董事会结构要求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板建议3名),审计委员会由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领导,主席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10] - 合规要求董事会需具备与公司业务匹配的专业经验,需制定清晰的内控制度和关联交易政策,重大交易需独立股东批准 [11] 上市流程 - 核心流程包括前期准备:聘请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团队,完成尽职调查和重组 [12] - 提交申请: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招股书及申请文件 [13] - 聆讯与反馈:新加坡交易所审核(主板侧重合规性,凯利板侧重商业合理性),可能要求补充材料 [14] - 路演与定价:完成投资者路演,确定发行价 [15] - 挂牌上市:完成发行后正式挂牌 [16] 持续上市义务 - 需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如业绩、并购、关联交易、管理层变动) [17] - 主板需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披露年报、半年报;凯利板需披露年报及季度简报 [17] - 若发生控制权变更或重大资产收购,可能触发重新上市审核 [17] 规则体系核心总结 - 新加坡交易所IPO规则核心在于差异化定位(主板重盈利与规模,凯利板重增长与创新)、严格的治理要求及以保荐人为核心的监管机制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