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加坡交易所(SPXCY)
icon
搜索文档
新加坡交易所重磅官宣:与美国纳斯达克达成合作,1份招股书可2国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20 19:29
新交所与纳斯达克合作推出环球上市板 - 新加坡交易所与美国纳斯达克联手推出“环球上市板”,从2026年年中开始,符合条件的公司只需准备一套招股书即可同时在两地挂牌上市 [3] - 该平台预计明年中开放,上市公司可选择以美元或新元计价,股票可同时在新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纳斯达克的交易时间为新加坡时间晚上10点30分到凌晨5点 [8] - 此举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互联和规则对接,使企业选择任一交易所作为主上市地后,其股票能在另一交易所实时挂牌和交易,实现市场互联 [16] 目标上市公司标准 - 该计划主要面向“根在亚洲,志在全球”的高质量精英公司,具体标准是市值至少20亿新元(约109亿人民币)、正在高速成长并计划向全球扩张的亚洲企业 [5] - 新加坡部长明确表示新平台对中国公司持开放态度,尤其适合核心市场在东南亚或本区域的中国公司,但平台设有非常高门槛 [17] - 除了新加坡本土公司,整个东南亚的潜力股企业以及部分美国企业都可能被吸引 [18] 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化措施 - 新加坡金管局(MAS)已拨款3000万新元(约合1.6亿人民币),旨在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地与投资者沟通、提升股东价值 [10] - 金管局大幅调低股票交易门槛,对于10新元以上的股票,每手交易单位从100股降至10股,以吸引更多散户和资金入场,激活市场交易 [12] - 金管局将携手新交所建立与美国标准相当的监管框架,简化企业在新美两地上市的流程 [12] 新模式的核心优势与影响 - 新模式使企业只需准备一份招股书,上市时间可从过去的6-9个月缩短至2-3个月,成本降低60%以上 [20] - 企业进行一次上市即可同时撬动新加坡和美国两大市场,瞬间提升在亚洲和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告别过去跨国上市需在不同市场重复准备招股书的困境 [14][20] - 新加坡希望通过引入新的投资者,激活本地的股票交易和市场研究,从而带动整个金融生态圈的繁荣 [7]
一套文件两地挂牌,新加坡交易所、纳斯达克合作推出“全球上市板”
凤凰网· 2025-11-20 17:00
新上市框架政策 - 新加坡交易所将于2026年中推出“全球上市板”,为市值达到2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及以上的公司提供统一的“跨太平洋融资框架”[1] - 符合条件的公司仅需提交一套文件即可同步在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同时满足两地监管要求[1][3] - 该双重上市桥接被描述为“同类中的首例”,旨在吸引在亚洲有业务并希望获得全球曝光的公司[3] 政策目标与预期效益 - 新框架旨在增强对区域内顶尖科技公司的吸引力,并向希望在东南亚展业的中国公司开放[3] - 跨越不同时区的双重上市允许几乎全天候进行价格发现,为投资者提供24小时风险管理能力[3] - 投资者可选择以美元或新加坡元计价进行交易[3] 新加坡市场现状与挑战 - 新加坡市场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导致一些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科技公司如Grab、Sea Limited选择直接赴美上市[4] - 本地老牌公司如OSIM、GLP等近年从新加坡市场退市[4] - 今年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仅有5宗IPO,远不及香港交易所同期的80宗IPO及超260亿美元募资金额[4] 市场数据与配套措施 - 新加坡股票市场今年第三季度日均交易额为15.3亿新元,为2021年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5] - 新加坡金管局发布“价值释放”计划以增强股市竞争力,并向6家资管公司投放28.5亿新元以发展基金管理行业[5] - 作为对比,香港股票市场今年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4]
深耕海事金融服务 扬子江海事登陆新加坡交易所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14:37
公司上市与分拆 - 扬子江海事发展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每股发行价0.60新元,募集资金总额至少52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2841.63万元)[1] - 公司分拆自扬子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拆后两家公司作为独立上市平台,分别专注于投资、财富及基金管理能力与纯粹的海事投资平台[1] - 扬子江船业集团是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其控股公司扬子江船业于2007年4月18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1] 公司资产与团队 - 扬子江海事拥有各类船舶84艘(含在建船舶),总投资超10亿美元,其中参股投资、融资船舶69艘,租赁船舶4艘,代理船舶11艘[2] - 公司管理团队平均拥有15年海事经验,在船舶选择组合、金融与服务、技术管理及风险控制方面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2]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强化团队建设,创新业务模式,敢于进行“逆周期”布局和“跨周期”发展,重点投资国内外清洁能源船舶、船厂、码头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资产[2] - 公司计划搭建“海事发展平台”,整合船厂、船东、租家与融资渠道,成为海事项目的“培养+撮合+执行+退出”中心[2] - 公司以“海事资产管理”为中长期发展目标,建立“抗周期”韧性体系,引入政府配套资金、机构资本和外部资金,提升资产流通性和估值溢价[2] 区域资本市场动态 - 无锡市今年累计新增上市公司5家,其中A股4家,境外1家,境外上市公司总数达43家,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企业增至4家[3]
新加坡交易所:11月24日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永续期货
格隆汇· 2025-11-17 18:46
产品推出 - 新加坡交易所将于11月24日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永续期货 [1] - 推出的产品包括比特币永续期货和以太坊永续期货 [1] 投资者范围 - 比特币和以太坊永续期货仅面向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1]
新加坡交易所将向机构投资者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永续期货合约
格隆汇APP· 2025-11-17 18:42
新加坡交易所产品动态 - 新加坡交易所将于11月24日上线比特币和以太坊永续期货合约 [1] - 新合约旨在抓住数字资产日益升温的热潮 [1] - 合约将采用连续合约结构 [1] 产品结构与基准 - 加密货币永续合约将以iEdge CoinDesk加密指数为基准 [1] - 该指数系列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实时基准价格和参考利率 [1] - 与传统期货不同,永续期货没有到期日,可无限期持有 [1] 产品功能与目标客户 - 该加密衍生品允许交易者持续进行杠杆化押注以追踪加密货币价格走势 [1] - 产品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 [1]
新加坡交易所日经指数期货开盘下跌40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07:40
市场表现 - 新加坡交易所日经指数期货于11月17日开盘下跌40点,报50310点 [1]
新加坡交易所日经指数期货开盘上涨250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7:37
市场行情 - 新加坡交易所日经指数期货于11月11日开盘上涨250点 [1] - 开盘报价为51265点 [1]
【锋行链盟】新加坡交易所IPO上市规则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10-05 07:58
板块定位与适用企业 - 主板面向业务成熟、具备稳定盈利或较大市值的企业,强调盈利记录、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适合传统行业或已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公司 [2] - 凯利板聚焦高增长、创新型企业(如科技、新兴行业),采用更灵活的“保荐人制度”,弱化历史盈利要求,更关注商业模式、增长潜力和市场认可度 [2] 主板上市核心财务条件 - 盈利测试要求:最近3个财年累计盈利≥1,000万新元,最近1个财年盈利≥200万新元,最近1个财年营收≥1,000万新元 [2] - 市值/收入测试要求:上市时市值≥3亿新元,最近1个财年营收≥3,000万新元 [3] - 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要求:上市时市值≥8,000万新元,最近3个财年累计经营现金流≥1,000万新元,最近1个财年营收≥1,000万新元 [3] 凯利板上市核心条件 - 无强制盈利要求,核心依赖市值和保荐人评估,主要标准为上市时市值≥3亿新元(部分优质企业可放宽至1.5亿新元) [4] - 需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高增长潜力及可持续竞争力 [4] - 需获得至少1家新加坡交易所认可的保荐人的推荐 [5] 公众持股与股权分布要求 - 主板要求公众持股比例≥25%(若市值>30亿新元,可降至12%-20%),至少500名公众股东,且单一最大公众股东持股≤10% [6] - 凯利板要求公众持股比例≥20%(或可协商放宽),至少100名公众股东,单一最大公众股东持股≤10% [7] 管理层与控股股东锁定期 - 主板要求控股股东(持股≥30%)需锁定6个月,非控股股东无强制锁定期,但管理层通常自愿锁定6-12个月 [8] - 凯利板要求控股股东锁定6个月,管理层锁定期由保荐人与公司协商,通常6个月以上 [9] 公司治理要求 - 董事会结构要求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板建议3名),审计委员会由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领导,主席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10] - 合规要求董事会需具备与公司业务匹配的专业经验,需制定清晰的内控制度和关联交易政策,重大交易需独立股东批准 [11] 上市流程 - 核心流程包括前期准备:聘请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团队,完成尽职调查和重组 [12] - 提交申请: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招股书及申请文件 [13] - 聆讯与反馈:新加坡交易所审核(主板侧重合规性,凯利板侧重商业合理性),可能要求补充材料 [14] - 路演与定价:完成投资者路演,确定发行价 [15] - 挂牌上市:完成发行后正式挂牌 [16] 持续上市义务 - 需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如业绩、并购、关联交易、管理层变动) [17] - 主板需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披露年报、半年报;凯利板需披露年报及季度简报 [17] - 若发生控制权变更或重大资产收购,可能触发重新上市审核 [17] 规则体系核心总结 - 新加坡交易所IPO规则核心在于差异化定位(主板重盈利与规模,凯利板重增长与创新)、严格的治理要求及以保荐人为核心的监管机制 [19]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CEO罗文才:发挥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关键桥梁作用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2:42
中新资本市场合作深化 - 奥明易方达创业板ETF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成为新加坡首只以新币对冲的创业板指数ETF 体现中新ETF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 [2] - 新交所作为亚洲主要多元化资产交易所 发挥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关键桥梁作用 中新ETF互联互通为投资者提供高效投资渠道 [3] - 新交所与中国境内交易所加强合作 与深交所、上交所实现ETF互通 截至今年7月中新ETF互联互通机制下已上市10只跨境ETF产品 总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亿元人民币 [4] 国际资金对中国市场兴趣提升 -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持建设性观点 过去几个月中国市场表现不错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及外汇等品种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 [4] - 投资者咨询聚焦中国经济增长相关行业 包括造船业、消费领域及在中国拥有资产的REITs产品 总体情绪变化带来更多资金流入中国市场 [4] - 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相关产品受投资者青睐 中国拥有技术先进公司 消费科技及支付等消费相关领域也受关注 [5] 指数合作与产品创新 - 新交所提供覆盖股票、外汇、大宗商品等不同资产类别产品 帮助管理中国资产相关风险敞口 [5] - 2024年1月上交所和新交所合作编制中证新交所亚洲新兴市场科技指数 标志两所指数合作项目实质性落地 [5] - 正共同开发更多追踪亚洲增长潜力指数 推动商业化应用 涵盖不同主题和行业包括亚洲大型公司 未来指数有望挂钩ETF产品 [5]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融资支持 - 新交所支持希望在国际市场融资的中国企业 是中国企业接触国际投资者的可靠平台 [6] - 中国企业积极拓展东盟市场 东盟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预计2030年成为第四大经济体 新交所可连通各个环节成为中国企业通往东盟市场选择 [6]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50亿新元证券市场发展计划 其中20%分配至3家资管机构 系统性强化新加坡证券市场竞争力 [6] 上市流程优化与企业服务 - 新交所简化IPO申请流程 从申请到上市通常只需6至8周 为申请人提供更大确定性 [6] - 二次上市适用范围扩大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企业 在流程透明度、时间确定性与投资者触达上提供更清晰路径 [6] - 新交所在IPO前与企业及顾问紧密合作进行投资者接触 上市后提供持续投资者关系维护、研究覆盖及做市商计划支持市场流动性 [7][8]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旗下公司拟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预计估值超7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9 17:55
京东产发REIT设立计划 - 京东产发联合合众集团与高瓴资本支持的EZA Hill 在新加坡设立规模超12亿美元(约71.5亿人民币)的物流REIT [3] - REIT基础资产涵盖亚太地区高标准物流园区、智能仓储基地和产业园区等稀缺优质不动产 [3] - 计划2023年10月前完成设立 最早2024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3] 物流资产收购动态 - 京东产发联合合众集团与EZA Hill以3.06亿新元(约17亿人民币)收购凯德腾飞房地产信托旗下四处物流资产 [5] - 2022年10月以3.5亿新元收购ESR-Logos REIT总建筑面积190万平方英尺物流资产 包括Pioneer工业园等5大仓储设施 [11] - 新收购的新加坡工业地产拟纳入REIT资产组合 [5] 东南亚物流网络扩张 - 京东产发已在全球8个国家投资超40个物流项目 重点覆盖东南亚、欧洲、东亚及中东市场 [9] - 2023年上半年在马来西亚和越南新增3座自营海外仓 开通2条中国直飞东南亚空运航线 [13] - 快递服务覆盖东南亚7国 在核心区域实现"最快次日达"的跨境履约能力 [15] 战略布局意义 - REIT设立推动资产轻量化运营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7] - 通过REIT持续收购东南亚工业和物流资产 强化亚太地区供应链基础设施 [7] - 物流网络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6国核心区域 提供B2B/B2C仓储及高端供应链解决方案 [15]